| 来源:IPO日报    原创: 邓皓天   10月31日,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艾可蓝”)将上会,拟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报发现,艾可蓝存在IPO前夕突击入股、客户集中等现象,且四成员工曾未缴纳社保。   01   突击入股   据了解,艾可蓝成立于2009年,由金桥公司与刘屹、ZHU QING(朱庆)、周洪昌出资设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刘屹持有艾可蓝53.85%的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IPO日报发现,在成立后的10年的内,艾可蓝曾签署过对赌协议。   2015年2月,广发信德、珠海康远以每注册资本116.72元的价格入股艾可蓝,并且与艾可蓝约定,公司2015年的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的业绩承诺。   虽然上述对赌协议已于2017年7月终止,但是实际上艾可蓝并未完成上述业绩承诺。   相关资料显示,艾可蓝2015年实现了919.83万元的净利润,较其业绩承诺相差了2000多万。   那么, 2015年未完成业绩承诺时,艾可蓝是如何处理与广发信德、珠海康远的对赌协议的?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广发信德持有艾可蓝6.86%的股权,位列第三大股东;珠海康远持有其0.1%的股权,位列第十四大股东。   此外,艾可蓝存在突击入股的现象。   2018年6月,姜捷将其持有艾可蓝3%的股权转让给志道投资,交易对价为3600万元。   而艾可蓝是在2018年9月向证监会提交了申报稿,也就是说,志道投资此次入股艾可蓝属于突击入股。   IPO日报还注意到,2015年11月,姜捷以每注册资本11.92元的价格入股艾可蓝,从而持有3%的股权,交易对价810万元。   也就是说,4年时间,姜捷通过买卖艾可蓝的股权赚了近2800万元。   与此同时,为何短短9个月的时间,姜捷入股艾可蓝的价格较之前广发信德、珠海康远入股的价格相差10倍?   02   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   据了解,艾可蓝的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主要产品包括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型产品(SCR)、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型产品(DPF)、汽油机三元催化剂/器(TWC)等产品。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2018年,艾可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93.13万元、15252.64万元、37294.05万元、44524.9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4.36万元、1805.35万元、4214.03万元、7449.19万元。   不难看出,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2016年艾可蓝实现的业绩均同比下降,特别是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8.78%。随后,艾可蓝的营收和净利开始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IPO日报发现,艾可蓝之所以能实现上述的业绩主要是依赖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2016年-2018年,艾可蓝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580.66万元、33522.73万元、39922.9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5.93%、89.89%、89.66%。   对此,艾可蓝表示,如果公司的主要客户因各种原因大幅减少对公司的采购量或者要求大幅下调产品价格,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下降。   而在艾可蓝的前五大客户中,有一家企业对艾可蓝尤为重要。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艾可蓝向全柴动力(10.730, -0.25,-2.28%)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68.88万元、6745.73万元、15660.66万元,而全柴动力分别位列艾可蓝的第一大客户、第三大客户、第一大客户。   与此同时,2017年-2018年,艾可蓝向全柴动力采购的金额分别为2914.97万元、2129.14万元,而全柴动力均位列艾可蓝的第二大供应商。   这也意味着,全柴动力即是艾可蓝的重要客户又是其重要的供应商。那么,艾可蓝与全柴动力之间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03   四成员工曾未缴纳社保   IPO日报还发现,艾可蓝曾出现超4成员工未缴纳社保的情况。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末,艾可蓝拥有225名员工,其中95名员工未缴纳社保,占比为42%。而截至2018年末,艾可蓝拥有317名员工,社保缴纳比例已达99%。   天眼查显示,艾可蓝还曾与员工存在劳动争议。   章金德自2016年2月17日入职艾可蓝,并于2017年3月26日离开艾可蓝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