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足球职业化“管办分离”这个被讨论多年的老话题,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10月16日,中国足协正式宣布,中国足协将不再持有职业联盟的股份,退出联赛的日常管理。
中国足球职业化从1994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中超公司在2018年收入已达到15.93亿元。然而,股权比例上中国足协“一家独大”,这也影响了中超职业化和市场化进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现在评估独立后的中超价值还为时尚早,但只有在赛事运营、竞赛管理、商务开发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接棒者职业联盟才能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01、中国足协放权
“职业联盟的筹备原则,第一是尊重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第二是职业化和企业化”。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在职业联盟筹备情况通报会上表示,中国足协对职业联盟最主要的是放权,中国足协对中超联赛的日常运营不再参与,联盟实现自治。中国足协只是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管,全力支持联盟有序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足球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平台。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超联赛的运营主体为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本2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原中国足协副主席、中超联赛董事长李毓毅。目前中国足球协会持有其36%的股份,是最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其余联赛俱乐部各持4%股权。
根据德勤公布的统计数据,中超公司在2018年总收入达到15.93亿元,商业价值创新高。然而,作为中超公司的大股东,中国足协每年都享受分红,而中国足协同时作为管理者,也掌控着中超联赛的商务合作权,这大大影响到了各中超俱乐部的分红和自主收入,也让中超各大俱乐部始终处于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在中国足协公布的2017年和2018年的财务报告中,2017年中国足协资产总额为7.7亿元,各项收入达7.6亿元,成本为5.9亿元。2018年中国足协的总资产上升到10.7亿元,各项收入也升至8.4亿元,成本为8.1亿元。
足球评论员朱煜明认为,职业联盟的成立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次改革最大的核心就是足协放权,让各个俱乐部的投资人来利用市场玩转职业联赛,而职业联盟因为是董事会形式,成员就是联赛各个俱乐部投资人,因此各个俱乐部在赛事运营、竞赛管理、商务开发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促进中超联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