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颇受争议的步长制药近日动作频频,宣布投资设立多家子公司。
9月18日,步长制药发布一份补充公告,针对此前披露的《关于控股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投资设立子公司的公告》进行补充。
该公司先后发布的五份公告是这样的:
1)步长制药拟出资人民币8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陕西步长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2)步长制药控股子公司浙江步长、全资子公司丹红(香港)拟与盐城汮信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天津步长租赁;浙江步长拟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步长医疗科技。
3)步长制药拟对泸州步长生物现金增资1亿元。
4)步长制药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认购投资武汉瑞伏医疗健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购人民币1.9亿元的合伙份额。
5)步长制药拟对上海合璞医疗增资人民币1.43亿元。
步长制药表示,上述投资增资等行为,均是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为了业务更好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战略布局所做的决策。而从上述公告内容看,步长制药正在加速转型。
其实早在2018年,步长制药就发布《生物制药战略规划》表示,未来公司将由销售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转换,由中成药向生物药、化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药转换,并逐渐由中国本土化向全球化转换。
拳头产品问题多,转型迫在眉睫
为何步长制药如此迫切的想要转型?
某上市中药企业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近年来,无论是带量采购、穿透式查账,还是医保目录调整、重点药品目录监控,对中药企业都带来了不小打击。并且,中药国际化难度太大,国家又没有资金补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转型可以丰富产品线,完善全产业链。因此,中药企业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步长制药也有类似压力。”
从营收数据看,步长制药当前过于依赖中成药销售。根据2019年半年报,步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64.05亿元,其中主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等主要中成药产品上半年度合计收入达 47.15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3.61%。
记者梳理发现,步长制药的拳头产品丹红注射液因频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6次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甚至随时面临停用风险。在2019年国家版新医保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也被列为医保乙类名单,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病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
天风证券(9.360, -0.15, -1.58%)生物医药组此前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进入重点监控目录的药品,未来可能在医院使用空间受到进一步的限制,为具有更高临床价值的药品腾出空间。目录中的药品,销量大概率将呈断崖式下跌。”
此外,今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兴安盟已停止使用的55种辅助用药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亦赫然在列。显然,从今年开始中药注射剂逐步开始从限用转向停止使用。
由此看来,步长制药向生物药市场转型已然是迫在眉睫。
从行业看,目前已有多家中药企业积极布局转型。比如,片仔癀(101.610, 2.46, 2.48%)开始涉足彩妆、牙膏;东阿阿胶(31.540, 0.05, 0.16%)成立生物医药公司;云南白药(77.470, 0.66, 0.86%)朝着日化方向发展。然而,其中成功的案例非常少,目前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
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艾堂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中医药企业转型并非个案,转型的关键在于公司产品的‘创新性’和‘独家性’。”
步长制药证券部相关负责人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最终能否转型成功,未来还会因为政策、市场竞争格局等原因存在很大变数。”
研发投入不足,销售费用存疑
关于此次转型,某私募机构总经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步长制药的转型可能是想合法化高销售费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