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向媒体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钟南山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公司想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而不是单纯提高人才待遇。
钟南山表示,广东的生物医药产业面临三方面问题。“第一,我感觉步伐太慢,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非常需要一个大协同。第二,生物医药产品的生态链已经初步形成,但之前生物医药的体制内人员转化非常困难,一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系列文件下来,(医疗机构人员)可以大胆做转化。第三,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给我们稍微优惠、特殊的政策。”钟南山称。
产学研开始走实在的路子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炉后,融合问题又一次被摆上桌面,生物医药作为湾区科技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往哪走、怎么走是行业内外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钟南山在论坛期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直言,过去大学、研究所比较重视基础研究,缺乏转化,更没有产业化、产生社会效应。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科研部门和科研学校部门都要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变成产品、商品,在市面上能够销售,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这两年广州的生物医药逐渐开始在产学研转化方面走比较实在的路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指出,1990~2008年中国研发经费年增长率约为20%,2008年后基础研究的资助经费也大幅增长。“有了钱做研究,自然会取得更多的成果,中国科学文献数量与GDP几乎呈同步增长的趋势,在顶尖期刊中无论是总数、被引用文章都是高居前三。”
钟南山表示,他的团队在产学研方面有药品、疫苗和器械上的合作转化:一是与药企开展抗流感的最新型原研药研发,二是与中国科学院健康研究所研发疫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是产学研转化项目之一,由呼研所医药公司牵头,联合多个同行及金融企业合作,计划投资超过10亿元。
实际上,体制内医务人员“走”出来与企业合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钟南山提到,去年6月他在一个生物医药转化的会上第一个正式提出要参加转化,虽然体制内的医务人员应该可以参加成果转化,但推进起来非常困难。一直到最近,广州有一系列的文件下来医务人员就可以大胆地做。
呼吁下放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
关于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施一公透露,2008年以前很少有药企有基于生物和化学的现代化研发部门,也缺乏好的资源平台。2008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中有21家药品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批准了35个一类新药,是之前的7倍,其中有7个新药是在2018年获批上市。但中国在技术发展和生物医药方面发展的道路还很长。
在施一公看来,所有尖端的科研技术突破依赖的是人才,核心技术创新和原始科学的发现都出自顶尖学者,而他们往往聚集在一流大学及附属科研院所。在人才队伍方面,人才断层的影响已经消除,中国的科技人才储量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