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的不可能三角 
  来源: 咩咩说 
  引子 
  今年的夏天 
  雨下的邪乎 
  热的更邪乎 
  一切都乱了套 
  三角 
  今天聊个理论 
  不可能三角 
  专治政策-精神分裂症 
  去杠杆 
  实体经济融资顺畅 
  金融机构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当下没有政策能同时满足这三个目标 
  举个栗子 
  一个企业负债累累 
  你去杠杆就是要他少借钱 
  现在经济这么差 
  你让他拿什么还 
  金融机构也不傻 
  这种有毒资产 
  谁还敢接 
  没人接就挤兑 
  这下杠杆是去彻底了 
  企业直接崩了 
  这个时候你又想起要救企业了 
  人都死了 
  早干嘛去了? 
  出事了,就都忙着甩锅 
  “央妈的雨与财爹的河”: 
  权力是要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 
  出了事,甩锅可是门技术活 
  1.  谁为去杠杆的副作用负责 
  是央妈处理不当还是财爹长期失职? 
  2.  谁为经济下行负责 
  是央妈放水还是财爹减税增支? 
  3.  谁在真正支持实体经济 
  是央妈的花式定向还是财爹的精准扶贫 
  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部门之争 
  本质是宏观调控运行规律的路线之争 
  现在这个环境,讲政治是对的 
  但是不能不讲理 
  就像很多人的择偶标准: 
  1.心里只有对方一个人 
  2.身材炸裂、外貌出众 
  3.温柔体贴,抢着做家务 
  4.事业独立、家境殷实 
  就算这些都能达到 
  人家还能找你? 
  抉择 
  既然三个目标无法共存 
  那三选其二总可以吧 
  我们过去十年的宏观调控史 
  就是在这三角中辗转反侧 
  “宏观调控政策“悄”然转变”: 
  扩大内需这四个字是在上届(胡温)时代最喜欢的词 
  背后的逻辑是经济跟人一样 
  会生病 
  所以得吃药 
  这个药方就叫做“扩大内需” 
  想当年,我们是以加杠杆为荣的 
  政府加杠杆搞建设 
  国企行政命令加杠杆扩产能 
  民企加杠杆搞房地产 
  金融机构赚加杠杆的钱 
  那场面,真是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嗯,后来的故事你们熟悉 
  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年怎么运动式加上来的杠杆 
  现在又要运动式的减下去 
  政策转的如此突然,如此疯狂 
  金融一夜之间就变成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了 
  就算干金融的都是青楼里的妓女 
  那你不能说来逛窑子的城投平台、房地产企业都是冰清玉洁吧 
  过去这一年,是金融人大喜大悲的一年 
  事后看,生娃才是最正确的抉择 
  “重要的会开三遍”: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金融对经济不是贡献,是风险 
  我开玩笑的在讲,如果金融连着三年熊市,那女生现在正好可以“怀孕—生娃—产假”,三年后满血复出,迎接下一个牛市 
  过去这一年去杠杆最大的感受是 
  借钱融资还钱难 
  地方政府借的钱,收税卖地才能还 
  企业借的钱,得卖出产品才能还 
  房企借的钱,得房价永远涨才能还 
  哪那么容易 
  如果你强行要求去杠杆 
  还要守住金融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那就是运动式监管叠加金融机构不作为 
  那雷就留在实体经济里呗 
  那些城投债发不出来 
  AA+的公司债也发不出 
  小微企业融资难 
  不是活该吗? 
  你们就是去杠杆的对象 
  凭什么让你们融资顺畅? 
  本来预计要这么紧三年 
  金融业应该50%的人都失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