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大量游客仍滞留海南 琼州海峡能建跨海大桥吗?
 
2018-2-24 19:04:23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1+1》栏目

  琼州海峡,是海南连接广东,辐射全国的一个繁忙的海峡。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口这座海滨城市一年四季都迎来不少游客,尤其是在冬季。

  然而今年春节期间,罕见大雾让琼州海峡持续封航,叠加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海口三个港口附近一度滞留上万辆汽车、数万名旅客。而这一突发事件,也暴露出琼州海峡的通航能力受制于天气的弊端。

△拍摄时间:2月21日22时(图/视觉中国)△拍摄时间:2月21日22时(图/视觉中国)

  怎么长久解决海口与大陆陆地之间的交通?十年前,有关部门就在研究琼州海峡跨海交通工程的问题。

  探索!琼州海峡海空之外的新联通方式

  1999年,刚博士毕业的谭忠盛,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和原铁道部组织的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教授 谭忠盛:

当时,这个课题还处于隧道方案的前期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一个是穿越琼州海峡隧道方案走哪条线位。当时研究提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和西线方案。通过对这几条线位的挑选,和当时所具有的自然条件为基础比较,最后中线方案优于东线和西线。

  而2009年2月14日出版的《海南日报》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规划研究报告认为:跨海工程具有尽快实施必要性》为题,报道了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作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首选方案,那时候琼州海峡的跨海方式锁定的是桥梁。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教授 谭忠盛:

因为西线海水相对比较浅,大多为40到50米之间, 最深的地方是60多米,所以在西线建桥梁相对比较好。但是西线距离比较长,而且对于桥梁来说,它有它的优点,比如桥梁在通车以后,行车条件比较好。另外一个,它可以公铁两用。但是对于大桥来说,也有弊端。比如,琼州海峡大雾天气每年大约有20多天,再加上台风和大风,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建设大桥是不能够实现全天候运营的。但是如果建设隧道的话,它可以避开这样的缺点。

  时间到了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中提及,2018年以后开工建设沈海国家高速公路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全长30公里,预计投资1400亿元。

  当时,有媒体采访我国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的时候,王梦恕将此通道解读为隧道。与此同时,国家铁路局也开始立项,对琼州海峡铁路跨海工程隧道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勘测,谭忠盛再度投身其中。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教授 谭忠盛:

如果要公铁双用,造价成本就比较高了,而且实现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我们推荐的是铁路隧道。铁路隧道汽车是上火车,以驮背运输的方式把汽车通过火车来穿越这个隧道。从技术来说,我们已经解决了海底隧道修建的关键技术,所以建设的话,应该是可行的。

  专家:是否修建海底隧道应从多角度论证    

  那么,发生在今年春节的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能否推进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进度?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谢彦君教授认为,还需从多角度论证。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谢彦君:

如果单纯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海底隧道或者大桥是可以不建的。因为旅游季节性极强,而大桥或是隧道需要的是每天都有足够的车流量。所以,海南是否要建海底隧道或是大桥,是否加快推进建设进度,一定要从国家的国土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角度出发,做综合性和战略性的论证。

△2月22日,海口秀英港,车辆进入车滚轮(图/视觉中国)△2月22日,海口秀英港,车辆进入车滚轮(图/视觉中国)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