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中国2/3大中城市陷垃圾包围 雄安等候选无废试点城市
 
2018-2-13 14:46:17

 李禾/科技日报

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视觉中国 资料  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视觉中国 资料

  春节将至,网上衣服和食品等销量大增,快递包装再利用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首批数千个循环箱已率先在杭州上岗。2月11日,循环箱项目负责人、菜鸟的万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循环箱在技术上进行了大升级,选用的塑料仅为普通材料的四分之一,方便打包、装卸和运输,提升配送效率;完全不使用胶带,每个箱子循环使用2个月以上,破损后回收再造,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

  仅仅是快递行业减少垃圾,其实杯水车薪,垃圾围城已成事实。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如何解决这个困局?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等专家提出,建立“无废城市”,将可显著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有利于公民健康。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也表示,2018年将推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无废城市是无废社会的第一步

  杜祥琬认为,建立“无废城市”是实现“无废社会”的第一步。

  在“无废”方面,我国很多城市和行业已经做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除了在源头上尽量减少废物产生量,还将产生的废物充分甚至全部再生利用,实现近零排放。快递和纺织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今,哪怕是普通居民家中,废旧衣物多处于“扔之可惜,留着不穿”的状态。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在“废旧衣物定向回收再利用”发布会上举出了一组数字: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社会储量近4亿吨,生产及加工过程废料大于400万吨/年,使用报废后的纤维制品大于800万吨/年,资源回收利用率小于10%。按年产生2000多万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达60%测算,年可产出化学纤维940万吨、天然纤维约470万吨,相当于节约原油1520万吨、节约耕地1360万亩,将有效缓解纺织工业资源紧缺问题。

  目前,我国的废纤维再造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如浙江佳人新材料公司采用世界首创的化学法循环再生技术,确保再生纤维等品质可达原生产品的水平,并实现废旧原料、加工、应用、废弃到再生的绿色全循环体系。

  杜祥琬说,建立“无废城市”,不但环境效益巨大,经济效益也极为客观,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元左右,带动约4000万个就业岗位。

  固体废物利用成本高效益差

  尽管我国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当前还存在诸多不足。

  杜祥琬说,主要是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协调、标准不明确。在制度落实和管理方面,“令出多门”和职责不清现象较突出;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等规范,综合利用产品的环境健康风险质量控制等标准严重缺失;而由于现有税收和政府补贴等覆盖范围有限、技术创新不够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普遍存在处置成本高、盈利点不清晰、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影响了整体市场活力。

  “公众对之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导致‘邻避效应’凸显。” 杜祥琬说。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