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新华社谈二线城市抢人才:是求贤若渴还是找接盘侠?
 
2018-1-30 21:11:53

还是房子最耀眼!二线城市:抢人才还是找“接盘侠”?

  人才代表着未来。去年以来,一场二线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爆发,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在花样繁多的各种抢人政策中,最耀眼的是“房子”这张牌。

  大规模引进年轻人这一主力购房群体落户,让外界产生“曲线救国”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揣测。

  到底是“人才争夺战”还是寻找“接盘侠”?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了部分二线城市。

  引才政策千千万,还是房子最耀眼

  2017年底,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半年、在武汉基层当选调生的李婉终于在武汉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这套一居室的公寓房地处轻轨站旁,精装修,每月租金1599元。“我入住后,就装了个窗帘。”这一切让刚走出校门的李婉很满意,“武汉的人才租赁房让我在异乡找到家的感觉”。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以来短短3个月,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人才引进新政。其中,大部分城市的新政中都有关于购房、租房的优惠措施。

  ? 郑州针对新引进落户、郑州户籍未迁出户口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出台在郑州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可免予提供社保或个税证明的政策。

  ? 六朝古都南京直接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南京购首套房不受户籍限制。

  ? 长沙则将人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凡是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社保缴存的限制。

  天津、青岛、西安……各地都用不同的安居梦作为吸引人才落户的重要砝码。

  广纳贤才or曲线救市?

  过去拼GDP、拼招商引资的二线城市,为何突然拼起了人才吸引力?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出二线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需求。

  武汉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市共有89所高校,出台一系列招才引智举措的最终目的,还是为留住大学生,留下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希望。

  与此同时,武汉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也是迫使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的重要因素。武汉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全市人口比2016年首度超过20%。

  不过,这场火热的“抢人大战”背后,也有分析质疑,热衷于这波人才争夺战的二线城市恰好也是去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调控的热点城市,这些人才政策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吸引购房者,给楼市限购曲线松绑,是变相的房市调控政策。

  数据显示,2017年30.1万名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创业就业,全年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是2016年的7倍多。而日均约390名新增大学生落户的人口流入量,也带火了武汉“楼市”。

  武汉市一位房产中介从业者表示,现在留在武汉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本身就是购房刚需。尽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武汉2017年11月新房价格环比10月份持平,与2016年同期相比,仅上涨0.1%,但武汉楼市依旧火爆。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马智利认为,当下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策略确实可能实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能解决城市产业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扩大购房人群,有利于补充因限购导致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避免引起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警惕:勿伤人才心,沦为“接盘侠”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人才大军对今后长远发展抱有更高期望,而不仅仅满足于眼下的短期政策。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