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1月底2月初公布
 
2018-1-26 18:08:41

 乡村振兴战略将是今年政策热词。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按以往惯例,中央一号文件将于1月底2月初公布。此外,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或政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在哪里?未来会有哪些政策着力点?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昨日在2017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就是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做?他提出两点:一是要在规划上融合。要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这需要制定专门的规划。

  二是产业发展上要融合。要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比如,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

  在他看来,城乡融合要实现要素的融合,要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解决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的问题。要畅通资本、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渠道,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贷款试点延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对此,韩俊解读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要更大力度地向乡村倾斜;另一方面,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农村金融机构要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他特别提到,农村金融要创新,比如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

  去年9月末,全国232个试点地区开展了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9个试点地区开展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进展比较顺利。不过,他透露,“试点还要延长到今年底”。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空间大

  韩俊还提到,解决“钱”的问题,要在土地上做文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这方面政策空间非常大。”

  数据显示,我国土地增值收益非常可观,2012年至今土地出让收益高达20万亿元,每年出让收益超过4万亿元,其中纯收益有8000亿元至9000亿元。不过,土地出让的纯收益真正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很少。

  韩俊表示,下一步要研究建立补充耕地指标跨省调剂的政策机制。“下一步,这些土地指标跨省交易、新增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所得的收益要全部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均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或政策,预计接下来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

  为做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已组织多个调研组,分赴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江西、湖南、吉林、辽宁等地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据国家发改委官网信息,1月18日至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带队赴福建省漳州市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与实施实地调研。

  上证报记者梳理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各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相关部署。比如,江西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建立国家级土地复垦指标交易中心。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