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梁建章:生育意愿低迷因养育成本太高 要为孩子减税
 
2018-1-19 21:33:13

 文/梁建章、黄文政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整整63万。这一数据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预测还要更低。比如,国家卫计委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预测出生高峰将出现在2018年,而对2017年出生人口的最低预测为2023.2万。而最新的数据表明,出生高峰在2017年就过去了,2017年出生人口比卫计委的最低预测还要少整整200万。

  我们之前的预测是,出生人口将在2017年达到高峰,当年出生人口有望超过1800万,但随着生育堆积结束后育龄女性数量的锐减,出生人口将在2018年进入雪崩状态,在之后十年将以每年减少30万到80万的速度萎缩。但现在看来,出生人口雪崩比我们预料的来得更早,也更加迅猛。

  出生人数大大低于预期背后是生育低迷,而生育意愿如此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育成本太高。目前在大城市,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平均每人每年要花大概两万到三万元的费用,这还不包括父母的机会成本以及时间和精力投入。

  要切实减轻育龄夫妇抚养孩子的负担,政府有必要对养育家庭进行财力支持,可以按孩子数量抵税,也可以直接补贴。

  在养老社会化的背景下,这种做法在经济学上是合理的,在社会道义上也是公平的。对养育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接受免费的公立义务教育,相当于家庭享受了政府的教育补贴,但孩子长大后缴纳的用于支持社会养老的社保等税金,则相当于这个家庭未来对社会养老体系的补偿。综合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情况来看,政府的教育投入一般占GDP的5%,而养老支出占15%。因此,相对于个人收入,养育一个孩子意味着从政府获得了5%的教育补贴,但未来则贡献了15%来支持社会养老体系。因此,公平来看,政府对每个小孩应该补贴人均收入的10%(15%-5%)才足以补偿养育家庭对社会的付出。

  那么,政府是否有财力承受这种养育扶助呢?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个人所得税只占公共财政收入的6%左右,所以按孩子抵税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所得税对国家财政影响非常有限。实际上,中国民众的整体税赋放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算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相对于民众享受到的公共福利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降低税赋并补贴家庭应该是财富再分配的基本方向。长期来看,对孩子的补贴本质上是对于本国人力资源,也就是未来的投资。相对于当下普遍“过剩”的中国经济来说,投资于人力资源恰恰是回报最高的选择。

  许多国家对养育家庭的补贴按孩子实行累进制,鼓励家庭生育更多孩子。在法国,政府就长期采用这类方法鼓励生育,而且还对生育八个以上孩子的母亲颁发共和国家庭勋章。实际上,法国的生育率远高于中国。受到长期低生育率的拖累,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如何提升生育率成为日本社会的难题。而根据今年1月9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报道,日本小镇Nagicho在推出生育补贴等鼓励生育措施后,生育率从1.4提高到2.8。这个消息给深受低生育率困扰的日本社会透出了一线生机。

  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我们建议个人所得税减免和现金补贴的方式并重,对高收入家庭通过孩子人头抵税的方式减免个人所得税,对收入较低者则直接发放现金补贴。为了提升生育率并整体降低财政压力,可以在二孩政策实施的当下仅对第二个孩子实行抵税或者补贴,等到全面放开之后再对第三乃至更多孩子实行。对六岁以前的孩子,我们建议政府以这些方式转移给家庭的支付大约以每个孩子每年平均1万元左右为标准,而孩子抵税所减免的金额以每个孩子累计到10万元封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1年至2016年这6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出生1668万人,二孩占比不超过50%,由此可以计算出目前6岁以下的二孩儿童不到6000万人,因此每年政府用于辅助养育二孩的支出总共不超过6000亿元,只占GDP的1%左右。相比之下,北欧和西欧的国家对养育家庭的补贴一般相当于GDP的3%—4%。

  目前中国老龄化还只是刚刚开始,补贴生育在财政上还可以承担。但如果错过当前时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届时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财力都可能捉襟见肘,更遑论去补贴没有短期收益的养育事业了。未来10年,处于育龄高峰期的女性将减少40%左右,再加上全面二孩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释放结束,如果不大力鼓励生育,中国的年出生人口将以每年减少30万到80万的速度雪崩,最终威胁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财力上大力扶助生育正当其时。

  不久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自1986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税改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率将从35%降至21%;而个人所得税的大部分税率也有所下降,其最高税率从39.6%降至37%。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美国税改法案也自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特别关注;该法案会对中美经济互动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中国是否也需要减税成为财经界的热点话题。我们认为,应对美国减税方案的最好方式,就是减免养育家庭的个人所得税;这样短期可以提振中国的内需,长期有利于提升过低的生育率,进而维持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作者简介:梁建章,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和执行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