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实业报国如何从骨感走向丰满?让实体企业能赚到钱
 
2017-12-24 22:44:24

 实业报国的情怀,如何脱离“骨感”走向“丰满”?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这种提法是第一次。

  过去五年来,从“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到“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决策部门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可见一斑。要问的是,实体经济的吸引力是否正在弱化?如果这是值得正视的风险,如何让实体经济更有吸引力。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让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能赚到钱。这几年坊间流传这样的慨叹:踏踏实实做实业十多年,从收益看跑不过转行做房地产的。现实的案例更残酷,一些原本可能亏损的上市公司,卖掉两套房就可以转亏为盈——这是一种被扭曲的示范效应。

  尽管做得很辛苦,很多企业家依然坚守,动力之一是那种实业报国的情怀。我们当然要为这样的企业家点赞。不过对这种情怀与坚守最好的激励,不正是让这些企业家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在今天的市场中赚到钱么?若非如此,“老兵”终将凋谢,振兴实体经济的接力棒要交给谁?

  当然应该承认,实体经济中有不少企业水平很低,产品质量差,更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所有行业,落后产能被淘汰,创新乏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势所必然。然而我们还应该正视,中国企业承受的高成本也让它们很难赚钱,高成本侵蚀了原本就不高的回报。但是没有积累就没有迭代升级的资本,这也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应该说,这些年实体经济成本抬升有刚性因素,比如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无可逆转。但更进一步看,劳动力成本中也有一些可以降低而且应该降低的成本,比如五险一金的费率。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如何强化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呢?

  所以我们能够理解,为何经济学家周其仁屡屡对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反弹提出警告。这些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本来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已经大大下降,近些年来却掉头向上。周其仁认为,如果不能把这些成本再次向下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受到损害。不过坦白说,尽管企业对这些成本有切肤的感受,一些政府部门却很容易视而不见。关键在于,它们本就是问题的制造者。

  成本考量以外,我们会发现,有些实体经济中的企业明明还赚钱,产品的市场前景似乎也不错,但它们也不愿更多投入,更不敢做长期打算。这对政策制定者有更大的启示。对于在实体经济中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来说,他们还需要另外一种东西,那就是稳定的预期和有效的产权保护。长期而论,这比企业很快就能赚到钱更重要。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