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美日欧因贸易问题结盟 借口产能过剩暗压中国
 
2017-12-13 11:00:32

《财经》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金焱/文 苏琦/编辑

  12月12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期间,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发表联合声明,批评产能过剩的国家。经过媒体提前介入,这一声明被解读为,这是三大经济体针对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及其他贸易行为建起了统一联盟。

  声明没有点名中国,但高调指出三大问题:重要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以及扭曲市场的补贴政策、以强令企业、公司转让其重要的专有技术的规定。WTO前官员、现卡托研究中心(Cato Institute)研究员西蒙·莱斯特(Simon Lester)对《财经》记者说,他们发表了声明,但至于现在要做什么,并没有制订出明确的计划。

  钢铁产能过剩被认为是过去几年中欧关系中最为棘手的的领域之一。美国则把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经济学教授帕特里克·梅瑟利(Patrick Messerlin)对《财经》记者说,产能过剩是全球性的现象,各国必须联合行动起来解决。今天,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联合努力将为中国高效的钢铁企业带来财富,那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则可能把销售额转移到世界其他地方,但会造成中国公共预算成本提高。

  历史似乎在重演。梅瑟利指出,上世纪7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开始激化。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欧洲联合起来对抗日本钢铁制造商,认为日本政府的支持造成了世界钢铁产能过剩,致使美欧钢铁企业倒闭。美国和欧盟发起了许多反倾销的行动,但结果是日本钢铁企业转战亚洲,使得欧美钢铁很难在亚洲出口。同时他们推出的政策举措抬高了价格,使其自身在美国和欧洲的钢铁销售也减少,美国和欧洲的钢铁行业生存相当艰难。

  莱斯特认为,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应当看到,美日欧对中国的怨言显然与上世纪70年代美欧对日本的有所不同。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都对中国补贴国有企业多有抱怨,认为这种扭曲市场的做法助长了钢铁和铝等关键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产品大量涌入全球市场,导致其他地区裁员。他们指出,中国的融资和投资规定经常迫使外资企业转让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

  日前,美国在日内瓦公布一份文件,支持欧盟的立场,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欧美而言,若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严重削弱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能力,将更难对其不正当低价出口进行反倾销上诉。美国以此行动来支持与中国有争端的欧盟。而金融时报透露,欧盟官员已向美国代表传达“信号”,称“不要单枪匹马地战斗”。此外,美国和欧盟还拉上日本,呼吁在WTO的框架内,共同完善三方机制。

  梅瑟利说,中国政府非常清楚,更好的工业政策和预算选择是取消对低效钢铁制造商的补贴,这样高效的钢铁企业才能繁盛。同样,美国,欧盟和日本应该意识到这不应当是“我们反对他们”的游戏,应是“大家团结一致”。这不是容易之路,但从长远来看,是唯一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2017年11月30日,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部长级会议(Global Forum on Steel Excess Capacity)在德国柏林召开。此论坛引人关注的背景数字是,2016年,全球炼钢产能过剩达到前所未有的7亿3700万吨,主要源于钢铁价格下跌,且对钢铁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有研究报告指出,钢铁行业的供需不平衡,使“生产一种对经济和社会运行至关重要的材料的产业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胁”。

  在33个论坛参会国中,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其产量几乎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成为论坛的绝对焦点。历经钢铁业去产能阵痛的中国自认为成绩单相当抢眼:2014-2016年,中国削减钢铁产能是全球削减总量的120%以上。为此,仅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就重新安置职工20.1万人,超过美国、日本各自钢铁就业总人数,相当于欧洲钢铁就业总人数的60%。2016年,中国政府承诺进行新的供给侧改革,目标是在五年内减少1亿至1亿5千万吨的粗钢产能,此举将使50万名工人得到重新安置。

  但美国和其他国家并不买帐,美国将矛头直指中国,指责中国是造成全球供应过剩的罪魁祸首,并对中国减产的承诺表示怀疑。

  中国被美国和与会各国要求单方面行动缓解全球钢铁过剩,中方指出,产能过剩是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普遍性、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并非钢铁行业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困难和挑战,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

  中美又一次不欢而散。

  虽然事后论坛的新闻通告中提到,33个与会国家就钢铁论坛报告达成一致,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随后发表声明称:“论坛还没有在钢铁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关注短期发展和陈旧的承诺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2017年春,美国商务部动用了1962年《贸易扩张法》的第232条款,明确美国政府可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架设贸易壁垒,调查钢铁和铝的进口是否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项调查将由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初完成,中美更多的贸易不确定会随之而来。

  在刚刚闭幕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对《财经》记者强调,美国对中国有着更深的误解,虽然贸易赤字成因复杂,但美国人极为固执地将其归绺于双边关系。特朗普访华后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贸易方面和中国产生摩擦。

  美国商务部11月28日宣布,针对中国出口的普通合金铝箔展开自发性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双重调查。这是商务部20年来首次动用该部门的权力,根据1930年的《关税法》展开自发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调查。调查涉及去年进口的价值6亿多美元的中国普通合金铝片。包道格指出,美国商务部的行动是没有铝品业具体的要求下展开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对《财经》记者表示,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有所缩小,同时,两国在军事、经济、金融和科技四个领域呈现出竞争的态势。虽然双方仍然有合作,但竞争的一面不断凸显。新情况的出现,动摇了以往中美互信的基础。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