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年轻人不断流失 累计结余已穿底
 
2017-12-7 11:05:50

■ 观察家

  东北经济的振兴,不能只依靠中央输血,必须自己能够造血,自己的骨头能够长出肉来。

  人社部最近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报告显示,全国总体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2016年的累计结余达到近3.7万亿元,较2015年继续增长,企业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维持在17个月以上,但也有多个省份养老金告急。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黑龙江省,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

  报告显示:黑龙江省201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由于2015年还结余88亿元,2016年总欠账232亿元。黑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黑龙江的养老金告急,其实不算是“黑天鹅”,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东北经济曾经在重工业时代,素有“共和国长子”之殊荣,一方面与其重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相当的基础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以国有企业为最大特征的重工业,一直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重要职能。

  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制,在东北也最为典型。而这种单位制的核心,就是职工“从生到死”都由企业包办。而当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之时,为了缓解当时单位制转轨的改革阻力,社保养老基金都采取的是记账制,也就是说,“欠账”也从那时开始。

  但是,“欠账”的存在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面对当前的“穿底”,社保基金以及财政尚且有转圜的余地。近年来,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谓是利好政策不断,而且国资划转社保改革草案已经出台,未来国资救急养老社保的步伐,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养老金的来源问题。

  尽管有了“救急”方案,但这还是敲响了警钟:面对东北经济,在短暂的救急之后,更需要“救穷”的措施。养老金背后的根本问题,其实并不出在历史,而是出在未来。从计划经济转轨所遭遇的问题,不唯东北在经历,其他地区同样也遇到不同的问题。

  东北僵局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人口的变化,即年轻人不断流失——这本应是预期中地方养老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