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卢延纯分析煤钢涨价原因 称明年大宗价格将高于今年
 
2017-12-2 11:50:05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

  新浪财经讯 12月1日消息,“中国价格改革论坛·2017” 于12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价格总水平虽然说较为平稳,但是结构性变化较为突出,服务等非食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加强。

  他表示,去年服务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达到了40%,也就是说接近了食品价格的影响。今年很可能服务价格影响会超过食品价格的影响。

  卢延纯还表示,一个行业的价格指标应该存在一个合理区间的概念。比如当前正在社会上非常热的煤炭的价格调控,煤炭的价格调控应该存在一个运行的合理的波段或者区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价格点。

  他判断,预计明年世界经济会好于今年,加上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应该高于今年。

  具体如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说是党中央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及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样一个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这样一个决策事关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但结构性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市场的供求及市场价格上。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研究价格改革。价格改革很重要,我们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方面应该是推进价格改革,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价格改革一直就是改革的核心。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价格运行的特点及思考,主要是基于价格监测的角度进行的一些观察,进行一些很粗浅的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目前价格运行的新特点;二、目前价格调控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三、对价格调控的一些想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价格运行确实有些新的特点:

  一、价格波动的区间正在下移,稳定性有所增强。

  过去我们国家也出现过很多次的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或者价格的急速下跌,但这样的情况都是需求的不断扩张、急速扩张或者需求突然的萎缩造成的。在今天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矛盾,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我们观察从2012-2016年,我们国家的CPI平均涨幅2.1%,处于一个温和上涨的区间。分年看,年平均涨幅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2个百分点,显著的低于了十一五期间的水平。分月看CPI月同比涨幅在年内的振荡也在逐渐的缩小。相比之下,我们观察价格曲线更趋平化。

  二、价格运行结构性变化明显。

  从我们监测的数据看,近年来价格总水平虽然说较为平稳,但是结构性变化较为突出:

  1、服务等非食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加强。以前CPI结构当中食品价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一般很关注食品价格对CPI整个的影响。如今受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以服务为主的非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我们测算了一下,去年服务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达到了40%,也就是说接近了食品价格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很可能服务价格影响会超过食品价格的影响。

  2、PPI和CPI的走势出现分化,或者走势开始不一致。2012-2015年,PPI持续的负增长,但是期间CPI不仅没有回落仍维持一个正增长,个别月份甚至出现涨幅超过3%的这样一个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开始变化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9月份以后PPI迅速由负转正,大幅走高,但是CPI走势则相对温和。今年2月份还出现PPI同比涨了7.8%,但是CPI同比回落到只有0.8的这样一个水平。

  3、生态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开始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比如说我们经常观察到的,东部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用工荒就是一个例证。

  4、民生价格需要更多的给予关注,由于低收入居民食品等消费比重高,居民月度消费价格指数,NPI,NPI基本都超过了当期CPI同比的涨幅,在CPI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更加关注民生商品价值变动的情况。

  三、影响价格形成和波动的因素增多。

  首先价格影响的因素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向传统行业日益的渗透和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预期因素影响力增强。预期因素是影响市场主体经济决策的一个基本的要素,这是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达尔研究的结论。据我们观察,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随着我国市场化逐步提高,经济调整增强,预期在中国经济中的影响明显提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相关改革措施出台又相对平缓,最终政策出台之后,市场主体预期的波动性较大。这种波动性进而影响到了行业的价格波动。比如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钢铁等黑色系的产品期货、现货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原因我们判断在于市场对去产能、环保等这样一些政策的预期不断的增强。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