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人民日报:长远看东北经济失速并非末日而是一种激励
 
2017-11-28 11:40:48

 东北的未来在人才(一线视角)

  何 勇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8日   05 版)

  “什么在东北最贵?人才!”对东北来说,这绝非一句笑谈。

  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今年以来,各地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味儿更浓了。不仅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人才明争暗抢,就是普通的高校毕业生,各地也开始你争我抢。最近,中部某城市出台了应届大学生购房八折的诱人政策,一个东南沿海城市也提出大学生购房可获补贴2%。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更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人才过于集中到少数地区和城市,也会带来许多负面问题。

  东北地区曾是我国产业工人、科研人员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而今却饱受人才流失之痛。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东三省的人口生育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经济发展乏力导致人才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人口流出,进一步加剧经济下滑。东北地区陷入的正是这样一个怪圈。

  可喜的是,最近三四年,“出关东”的形势已经开始逆转。在沈阳、大连等东北地区的一些中心城市,人才流动出现了明显的“燕回巢”。以沈阳为例,笔者在采访调研中经常遇到一些在外事业有成又重回沈阳的创业者、企业家、研发人员。他们返回东北,有的是因父母年迈需要照顾等家庭原因;有的是因房价高、拥堵严重,生活、工作成本较高;更多的是看中了沈阳对东北地区巨大辐射能力以及物美价廉的创业、生活成本以及优厚的政策。

  最新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3年来,沈阳各类别人才,均呈现加速流入趋势,养老保险关系转回5万人,每年净流入大学毕业生约2.6万人。人才的吸引、留驻,直接加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发展,增强了竞争力。比如辽宁壮龙无人机公司,就是由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清华高材生张黎和北航教授蔡茂林创办的,生产出国内首台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让沈阳在工业无人机领域初具竞争力。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