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雄安新区试水产业发展新模式
 
2017-10-15 15:35:50

  田国宝

  雄安纳维科创有限公司,一家在雄县政府大楼10楼办公、主要从事纳米植纤理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似乎已经不再为科技成果规模化商用担忧资金问题了。

  在严格的准入机制下,截至10月10日,纳维科创成为目前仅有的15家注册于雄安的企业之一,与它一同入列的其他企业是这些响亮的名字:腾讯、阿里、移动、联通、电信、万科……

  纳维科创表示,项目所需要的土地和房屋等建筑物由当地政府提供,项目前期所需的10亿元资金,初步计划是,由当地政府所属城投公司领投2亿元作为劣后出资,再向社会融资8亿元,共同成立10亿元产业基金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虽然目前雄安新区的相关产业政策还未清晰,但从近期在雄安新区注册的企业及纳维科创透露的相关信息中,雄安新区正呈现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原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和融资问题似乎有了解决方案。

  新产业发展模式落地雄安

  纳维科创正式注册成立于2017年9月27日,注册地是雄县经济开发区西区塑料包装城大楼,注册资本为10亿元。

  按照以往经验,一个产业项目落地,前期投入主要依赖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还需通过招拍挂程序受让项目所需土地,企业主体的前期成本投入较大。

  虽然目前纳维科创产业项目还未正式开工建设,但其落地雄安新区的过程显示,作为企业主体,其投入为科研技术,而土地和前期资本投资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一定程度解决了技术转化落地的常规难题。

  纳维科创方面透露,项目所需要土地全部由雄县政府提供,项目土地和房屋全部归新区所有,并不涉及土地出让等投入或仅需很少投入;而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

  纳维科创在雄安新区所需的10亿元启动资金,由雄安建投或雄县政府城投公司出资2亿元作为劣后,从社会募资8亿元作为优先级,双方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纳维科创项目前期启动建设资金,公司方面不需要大规模自有资金和负债。

  目前雄安新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还未出台,但据纳维科创方面透露,新政策会有诸多优惠。对于投资者担心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问题,纳维科创方面表示,按照雄安新区的特点,会不同于常规退出模式,但具体回报和退出方式还没有更为明晰的机制。

  纳维科创给投资人的材料显示,未来该项目拟推出百亿元股份,按每3亿元一个资产包对外融资,目前由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成立基金,基金各种条款先期由资本方拟定,接受政府监管。“也就是如何让融资企业、政府、资本对接成功,对接成功后的条款,有可能就是雄安新区金融市场的模板。”一位纳维科创的人士表示。

  同时,纳维科创方面明确表示,对那些想要土地的投资方,暂时不会考虑。

  在国内,由于现有政策、金融结构等问题,一直存在技术转化落地难题,科学技术与资本难以获得有效的对接。按照纳维科创方面的说法,如果由政府牵头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一方面解决了科技公司技术落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领投,也解决了社会资本对初创公司信用风险的担忧。

  千亿科技项目

  纳维科创一期主要建设纳米植纤固态电池项目,第一类为储能电池,主要应用于3C产品、普通家用电池等领域;第二类为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第三类为超大能量输出电池,可用于发电站;第四类为随型电池。

  纳维科创的资料描述了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和未来产业落地计划:其掌握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路径,开辟了一条从硅基材到碳基材产业化的量产道路。

  纳维科创以科技金融、技术应用和项目落地为主的三大核心业务,成立融投资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分享与社会共同推进技术体系的产业化过程。产业落地规划用地10000亩,主要用于建设研究院、国家级材料实验中心、后碳能源谷、八大材料产业示范园、植纤理分培训学院和科技小镇等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产后年产值预估达万亿元。

  目前一期项目主要启动能谷研究院和纳米植纤固态电池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规模550亩,投资规模约为20亿元,首期启动所需资金为10亿元。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