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10年 陷外卖垃圾困境
8月24日,建外SOHO东区B座地下二层的垃圾临时中转站,大量的外卖餐盒垃圾充斥其中。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
自2007年12月31日“限塑令”实施以来已近10年。10年后“限塑”效果如何?塑料袋使用情况是否减少?在近几年外卖和快递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塑料制品带来的染污问题是得到了遏制还是出现了新的变化?
记者近日探访发现,部分超市、市场仍免费提供塑料袋,除此之外,随着近年外卖、快递业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开始出现抬头趋势,而新增的大量外卖餐盒多采用不可降解材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限塑令”似乎陷入了新困境。
对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呼吁,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等应优先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国家也应制定外卖塑料餐盒执行标准,通过准入机制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
部分超市仍免费提供塑料袋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同时,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虽实施至今已近10年,但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本该有偿提供购物袋的场所,店家仍免费提供塑料袋。
昨日,记者来到一处邻近社区的小商超内,商家在收取塑料袋费用时并不会“一视同仁”,对那些经常光临的老顾客,一般都是直接赠送。当记者表示政府部门有相关规定要求“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时,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一到了夏天,很多老年人来给家里的小孩儿批冰棍儿,本来就是图便宜。“我们做买卖的,不就是图个好人缘吗,3、5毛钱还计较太小气了。要是不免费送塑料袋,这些上年纪的顾客真就该嫌你抠门了。”
在一些农贸批发市场,更是随处可见手提透明塑料袋的市民。顾客将选购的菜品称重后,店家顺手便将其放入一旁透明的塑料袋内。在丰台区石榴庄附近的一处批发市场内,对于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和商贩并未觉不妥。一位商铺老板反问记者,“不提供塑料袋,东西怎么拎走?”据他介绍,一天内至少要消耗数百个塑料袋。
外卖餐盒成塑料垃圾新“源头”
“限塑令”不仅在超市和市场几近形同虚设,近几年随着外卖及快递业迅猛发展,承担大部分包装功能的“塑料”迅速成为“香饽饽”,成了摆在“限塑令”面前的新难题。
美团外卖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美团每日订单量达1200万份,累计用户2亿。如果按照每份订单至少消耗1个塑料袋及1个塑料餐盒来计算,那么,每天至少有2400万个塑料制品被消耗。这还不算“精美”包装中提供的塑料餐具等。
除外卖行业外,快递也是塑料制品的一大消费领域。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312.8亿件。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北京市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北京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9.60亿件,同比增长38.59%。同时,2017年1-7月,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71亿件,同比增长13.06%。
外卖和快递庞大的订单量背后,是大量消耗的塑料编织袋、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国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包含200亿件塑料袋和70亿件气泡袋。
“限塑令”实行3年之际的2011年曾有调查显示,商场、超市塑料购物袋销售量大幅递减,降幅达75%-85%。如今塑料制品消费又开始出现增长趋势。《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2017年5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674.6万吨,同比增长3%,1-5月累计产量3047万吨,累计增长3.8%。
焦点1
如何分辨外卖餐盒是否环保?
可降解餐盒非单色,颜色不纯且质地较软
点一份外卖,接过层层包装在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内的食物,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然而,看似相同的各种塑料餐具,却存在着是否环保可降解的区别。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介绍说,从大类来看,塑料餐具主要分为可降解和不可降解两类。
埋在土里或者在一些初级场所内可自然生物降解,如果这样(可降解)的成分达到60%以上便可称为可降解塑料制品。彭应登说,这样的塑料制品并非纯塑料,可能混合了可降解的纸、淀粉等纯天然材料。
不过,可降解塑料也并未达到100%可降解。彭应登说,在可降解标准下,剩余40%以下为不可降解成分。例如,一个塑料袋或塑料餐盒,分解后变为塑料碎片。理论上,这些碎片至少50年不可降解。
彭应登进一步解释说,从感官和触觉上可大略分辨塑料制品是否可降解,可降解餐盒并不是单色,颜色不纯且质地较软。
焦点2
餐盒为何较少用可降解材质?
可降解餐盒成本是普通塑料餐盒的2、3倍
新京报昨日曾报道,目前绝大多数外卖餐具均使用PP材质,而非可降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彭应登认为,可降解塑料含有的天然成分越多,加工成本也会越高。“可降解塑料成本至少为普通塑料的2-3倍”。
成本较低意味着外卖行业中多数餐盒均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刘家窑附近一处售卖桂林米粉的商家说,一次性餐盒一般都选PP材质,既耐热也比较便宜,一天下来大概消耗100个。
记者检索采购网塑料餐具发现,是否可降解成为价格高低的“分水岭”。以安徽一家店铺售卖的一种PP材质餐盒为例,300个750ml的餐盒卖105元,平均每个0.35元;另一家商铺“可降解纸浆”餐盒价格则为50个850ml的共60元,相当于一个卖1.2元。二者价格相差了近4倍。
上述安徽店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售塑料餐盒均为PP材料,多数是外卖送餐使用。“一般外卖、饭店或夜宵店都会买我们的塑料盒”。根据网站信息,90天内这家商店已销售PP塑料餐盒681箱,如以每箱300个计则至少已售出20万个。
除PP餐具外,曾被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也是外卖餐具来源之一。2013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明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典型的绿色包装产品,这意味着其被禁14年后又重返市场。彭应登解释说,解禁说明发泡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少,但其仍为不可降解塑料。
焦点3
焚烧处理外卖餐盒是否可靠?
建议制定准入标准,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
对于如何处理大量外卖塑料垃圾,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外卖垃圾不会单独进行二次分拣,而是统一焚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