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史春波
儿子不愿回来接班,父亲骗他回来,结果不欢而散,最后公司卖掉
父辈希望子女接班的比例,远远高于二代愿意接班的比例
在众多富二代中,李威和李晨怡姐弟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和父辈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也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还愿意接班。”宁波大学一名家族企业研究者这样说。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都能这样顺利。
窦军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家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他从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相比于父辈较高的交班意愿,二代的接班意愿一直偏低。
而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明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业的浙商们,也将进入交班的高峰。
一代浙商渐老,谁来接班?这也是陈妙林退休引发的一个话题。或许,今后,这样的选择会不断出现。
案例:儿子不愿回来接班,父亲骗他回来
几年来,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家族企业研究者陈士慧访谈了一批批的富二代,李威和香飘飘的二代蒋晓莹,给他的印象最深。
“他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思路非常清晰,也做出来一些成绩,个性独立而且与父辈关系非常好,也愿意在父辈需要的时候回去接班。”她这样评价。
陈士慧强调的“亲子关系”,用她更专业的话说,是“家族系统的平衡”。
她说,二代的传承出现问题,先要去看他的家族系统。“家里关系好不好,其实对企业传承影响很大。”
她接触的一些家族企业,就有不少存在家族矛盾。
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老板也快到退休了,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在国外,就是不愿意回来。
怎么办?老板夫妇很着急,假称家人生病,把儿子骗回国。儿子回来后还是想走。夫妇俩就把儿子的护照也没收了,强行留下了儿子。
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俩都僵持着,企业传承也非常困难。儿子心心念念等老爸退休,把厂子卖掉,去国外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个家族的亲子关系如此淡薄的原因,恰恰是儿子年幼时正好是老板夫妇创业初期最忙的时候,夫妇俩也希望孩子去外面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将儿子送出去寄宿读书。地理距离拉远了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他们也一直没能养成紧密的沟通习惯,儿子长大后,再优渥的家庭条件,也无法弥补缺失的亲情。
“儿子感觉老爸那一代只有工作,没有生活,他更想要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陈士慧说。
陈士慧调研分析说,目前,浙商家族企业接班最大的难题,应该是转型和交班同时进行带来的双重困境。
“转型升级是个考验,即使是父辈也未必能完全胜任。其次,子女接班也有现实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或社会资本累积尚浅,与元老团队的磨合也是大问题。”
调研:二代接班意愿一直偏低
像上面老板的例子多吗?二代的接班意愿有多少?
陈士慧的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窦军生颇有发言权。早在2010年,该研究所就联合全国工商联和中山大学做过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并出版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2011》。
数据显示,子女明确表示有接班意愿的占到19%,有33%的子女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剩下的48%表示还不清楚。
2014年,他们再次与全国工商联合作做了调查,数据略有改善,明确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占总样本的40%,有15%的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剩下的45%为接班态度尚不明确。
“可能是和第一代企业家年龄有关,随着第一代企业家逐渐老去,原本不大愿意接班的子女也逐步愿意去承担责任。”窦军生这样分析说。
2016年,研究所又跟全国工商联针对542家浙商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明确表示接班和不接班的浙商二代比重基本相当,各占近三成(分别为27.3%和29.6%),另有43.1%的浙商二代尚未明确自己的接班倾向。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还是赞成或希望家族成员能够绝对控股企业(即拥有超过50%的股权),近55%的企业希望家族成员可以控制战略决策权,一半的企业希望关键岗位由家族成员担任。
对子女的安排,有55%的企业家还没有考虑,在另外45%有着清晰考虑的企业中,有44%的企业家希望子女全面接管自己的企业,明确表示不让子女接班或让子女独立去创业的仅占不足12%。
窦军生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子承父业”目前仍是民营(家族)企业在考虑传承问题时的首选。根据窦军生的调研,现阶段浙江家族企业接班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父辈希望子女接班的比例远远高于二代愿意接班的比例。
分析:为什么不愿接班
“家族企业传承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传承,通常很困难,统计数据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可以成功传递到第二代的手中。”窦军生说。
正因如此,“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存在,只是表述略有不同。对于,二代为什么不愿接班?基于前期的调研和访谈,窦所长概括了这样五个方面:
一是想获得更大的独立空间,宁愿选择在家族的支持下去独立创业,这部分二代通常怕被扣上“败家子”的帽子;
二是对父辈的产业不感兴趣,很多一代浙商都是传统产业,并且在乡下。比如茅忠群(方太董事长茅理翔的儿子)当年选择回家“接班”就有两点明确的要求,一是换产业,二是搬到慈溪市开发区;
三是父辈迟迟不愿“放手”,导致二代慢慢失去兴趣,这在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的过程中特别典型,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四是不愿像父辈那样辛苦,希望过悠闲点的小资生活或者追求自己的职业兴趣,比如去大学任教或当公务员等,许多作为一代企业家的父母本身也是这样期望子女的;
五是缺少自我效能感,没有信心把父辈的产业发扬光大,因为畏惧而选择退缩。
建议:及早培养接班意愿
明年是改革开放40年,这意味着,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代创业者渐渐老去,面临交班的高峰。
二代不愿接班,那么,选择像陈妙林这样交班给职业经理人的会不会增加?
方汉青,密苏里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从事中国的家族企业研究多年,他认为,目前著名的浙商交班案例中,交班给职业经理人的不多。陈妙林被誉为知名浙商交班职业经理人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