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宁夏有座神奇之城:政府免费发1万亩地 免息贷1亿元钱
 
2017-7-25 22:47:48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方,最近处距离沙漠只有6公里,当地一年四季最常刮的就是西北风,西北风一刮,整个中卫弥漫着沙子,沙进人退,当地人吃尽了苦头。国家和宁夏及中卫市政府通过多年来持续投资治沙,终于扭转了局面,变成了人进沙退。

  然而,由于气候恶劣,风沙灾害难免出现反复,如何才能根治沙害呢?来看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中卫市做的调查。

  政府拨款扶持  企业沙里淘金

  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市区西北30公里处。7月10日,一个车队拉着捆好的干麦草向沙漠深处缓慢行进,这些麦草是用来在沙漠上轧草方格防沙固沙的。这条道路成为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道路右侧是连绵的沙漠,还没有进行治理,道路左侧是已经治理过的沙漠,长着耐旱的沙地植物。沙丘上布满了网格状干枯的麦草,它就是用来固沙的草方格。

  草方格是宁夏人民在防沙治沙过程中独创的一种治沙方法,它是将干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下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地露出地面,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的根部压实,使麦草能够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呈现正方形网格状。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草方格方法对于腾格里沙漠治沙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风化现象,草方格固沙的周期非常有限。

  唐希明在中卫市林业部门从事治沙工作已有26年,眼看着每隔四五年都要重新轧一次草方格,既费工费时,又费钱费力,唐希明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治沙项目负责人 唐希明:轧完草方格以后,我们播撒种子通过风吹以后,种子都在表皮呢,在风吹的过程中,正好种子在草的四周,因为有草它把种子都蓄了,到草边以后,草方格它有保水的作用,再通过降雨以后,种子发芽,形成一种植物草方格。

  这些植物草方格,由于多是根系发达的耐旱草类或者灌木,防风固沙作用要比单纯用麦草轧草方格好很多。最近五年来,中卫市利 24.3万亩。主要就是采用轧设草方格,播撒草种子,营造灌木林的治理模式。让当地政府无奈的是,这种治理模式尽管能有效阻止沙漠的扩大,却因为只有生态效益,缺乏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投资参与。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某农场主 杨飞:因为改造沙漠,他们都说,现在治沙,是有钱人玩的游戏。

  2009年,当中卫市有关部门找到杨飞,动员他投资治沙时,他的农业合作社已经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资金,但要进军沙漠,他心里还是没底,担心只花钱不挣钱。那么,如何让企业放心地投资沙漠呢?要治理沙漠或者发展沙产业最需要的是水资源。可是,茫茫的腾格里沙漠,年降水量只有180多毫米,年蒸发量却有1800毫米以上,哪一片沙漠的下面会有水呢?幸运的是,在中卫市就有这样一片沙漠,它的下面储有丰富的水资源。

  杨飞看中的是腾格里沙漠上的一块“风水宝地”,它是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带,距离中卫市区10公里,位于腾格里湖的正北方,中卫市小湖的西南侧。这一片沙漠底下储有丰富的水资源,中卫市政府在这里分批划拨了一万亩沙地给杨飞进行产业开发。

  由于风化每隔四五年还需要重复投资再轧草方格。中卫市政府希望引入企业投资治沙,摸索治沙的长效机制。在免费划拨了1万亩沙地后,中卫市政府又投资中卫市政府投资1080万元,在沙漠外围修好了基础设施供杨飞进驻。

  沙漠之上养奶牛  治沙创富双丰收

  为了吸引企业参与治沙,中卫市先是在腾格里挑选了一万亩有地下水的沙漠免费划拨给杨飞,后面又专门修建配套的基础设施。中卫市之所以用如此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进军沙漠,是因为担心企业在沙漠里赔钱,影响其它企业治沙的积极性。虽然这一块沙漠的地下储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毕竟还是沙漠。那么,杨飞在这一万亩沙漠上发展什么产业,怎么来挣钱的呢?

  在腾格里沙漠上免费拿到自己看中的1万亩的沙地,让杨飞兴奋不已,然而冷静下来一想,他犯愁了。这一片荒漠有三百多亩,在盛夏7月看不到一片绿色,只有干枯的野草,仔细打量,还能发现当年轧草方格的痕迹。

  杨飞农场四周固沙的草方格是中卫市政府投资,由当地林业局找专业队伍轧好的。轧好了草方格,种好了防护林带,已经万事俱备,就等着杨飞开发了,他满怀希望地开始了种植尝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某农场主 杨飞:2010年到2013年之间,反反复复试种各种作物,将近把200多万块钱就砸到里面了,也就是血本无归了。

  尝试了三年,赔进去200万元后,杨飞发现,在沙漠上不能直接搞种植。他再次动起了脑子,看着自己正在种植的大棚蔬菜,他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某农场主 杨飞:种大棚需要种有机蔬菜,这就需要有机肥,有机肥当时想到的就是搞养殖。

  杨飞的这些温室大棚也都是中卫市政府投资修建的。他由大棚蔬菜想到了有机肥,再由有机肥想到了养奶牛:牛粪可以给大棚蔬菜施肥,牛奶还可以卖钱。搞养殖不一定需要土壤,在沙漠上养奶牛,效果反而更好。杨飞一开始养了300头奶牛,很快产生了多重经济效益。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某农场主 杨飞:在其它地方奶牛的粪便它就没处放,让别人给它清理出去,可能一方也就卖上个50块钱,我们把它变成有机肥,一吨是2000块钱左右,所以变成更好的经济效益,还有奶牛在产牛奶,每年还要下一头小牛,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算了一笔账之后,杨飞决定趁热打铁,把养殖规模从300头扩大到几千头。然而,买一头牛要一万七八千元,加上基础设施,多一头奶牛增加4万元投资,扩大几千头奶牛规模,可能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这么多资金从哪里来呢?他去找银行贷款。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某农场主 杨飞:人家银行也是讲究效益也讲究风险控制,来一看这么大的沙漠就都不同意,银行也看不到希望。

  杨飞本身没多少钱,还是在沙漠上搞产业,银行担心风险太大,不敢贷款。这个时候,中卫市政府出面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局长 刘宏阳:这个企业我们政府也看好,它有发展前景和潜力。后来我们市上分管领导出面把银行请来,召开座谈会,把企业的情况和银行进行沟通,坚定银行给企业,放款信心和决心。

  2010年,杨飞带着1000万元自有资金进军沙漠,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累计获得银行贷款上亿元。对于贷款的利息,则由政府买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治沙项目负责人 唐希明:款贷给他以后,就国家年底以后利息全部返还给他,这也是一种支持。

  资金终于解决了,可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买来这么多奶牛吃什么?购买饲料成本太高,杨飞就想在沙漠上种植玉米做青贮饲料。可是沙漠上没有土壤,能不能种出玉米呢?杨飞想到了农场外边的这些大棚蔬菜,这里也是沙漠,但施了有机肥后种出了蔬菜。

  杨飞根据之前在大棚里沙漠地加有机肥种蔬菜的经验,推平了沙丘,开始了玉米种植试验。

  杨飞进驻的这1万亩沙漠地底下储有丰富的水资源,他打了多口水井在整个农场里都采用节水的滴灌方式。青贮玉米饲料解决了,奶牛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产出的牛奶也源源不断。杨飞来不及高兴,又遇上了麻烦事。

  杨飞的企业底子薄,规模小,他根本进不了知名乳品企业的大门。源源不断的牛奶卖不掉就得倒掉,怎么办?他再次向政府求助。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局长 刘宏阳:我们市上分管的副市长带队,我们林业农牧部门全部都参与,带上企业到外地,尤其是内蒙等地方和实力比较强的一些乳品加工企业,进行对接沟通。

  有了政府的支持,牛奶购销合同很快搞定。杨飞信心更足,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到了近9000头,利用牛粪做有机肥,不仅种植青贮玉米做饲料,还种植了大枣、油葵等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种植循环经济,已经步入了稳定收获期,2016年已经有了上千万元的纯收入。

  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带,杨飞月月都有现金进账,年纯收入上千万元。当然,他治理的这一片沙漠底下储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个模式不容易在沙漠的其它区域复制,但他摸索出的、在沙漠上发展养殖、种植一体化循环经济的的经验,却值得他人借鉴。除了治沙,中卫市还有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压砂地,这几年出现了石漠化倾向,这些地方怎么治理,怎么发展,也是当地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欧李撬开沙漠中的致富钱袋子

  在宁夏中卫市有一片叫做南山台子的区域,每年有近百万亩土地在种西瓜,西瓜成了中卫市的一个知名特产。香山乡三合村的罗秉荣一直在种西瓜,最近几年,他发现自己家的一片压砂地出现老化,无法再种西瓜了。

  这一片种西瓜的就是压砂地,地面上布满了厚厚的砂石片,就像戈壁一样。压砂地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当地农民为了保墒迫不得已自发采取的一种办法。罗秉荣家的压砂地就是他自己用双手改造出来的。当地农户在荒漠化草原上压砂之后主要用来种植西瓜,效果很好,于是压砂方式在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局长 刘宏阳:到了2004年的时候,我们市委市政府就压砂产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来,大面积地发展压砂产业,后来经过五年的时间,全市发展了110万亩。

  将荒漠化草原经过压砂改造成压砂地,种植西瓜等作物,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收益。然而,最近几年,像老罗家一样,中卫市很多压砂地陆续出现了老化现象,压砂地老化无法再种,只能撂荒,于是就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石漠化倾向。

  罗秉荣家共有200多亩压砂地,其中多半老化已经不能再种西瓜,三年前,他在压砂地里大胆地试种了一种新的作物欧李,也叫钙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三合村村民 罗秉荣:因为我的地老化,要想办法,再加上就是我村上拉来钙果苗,我在村上我就动员他们,苗子拉来是政府投资的。他不种,我跟我们村上的领导给他动员,苗不要钱,我就种了80亩,说我试试看。

  老罗试种的80亩欧李在距离村子4公里外的一片丘陵地带。这天上午,他要去地里给欧李剪枝。这一片就是老罗2014年栽种的欧李,全是长在退化了的压砂地上。

  老罗说,这80亩欧李都是2014年政府免费送上门动员他栽种的。当地政府为什么要投资买欧李苗,免费提供给农户种呢?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治沙项目负责人 唐希明:整个我们中卫市压砂面积达到110万亩,可是目前可能大概有三分之一,就是30来万亩已经是由于病菌感染以后就荒废了,不能种西瓜了。可是政府现在又考虑这个问题,这一片地不能种西瓜,什么都不能种,这咋办?我们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怎么办?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了就引种钙果、枸杞,在压砂地上,枣树,包括文冠果,还有核桃,引了5个品种在试种。

  中卫市引种欧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新品种开发价值不小。有关部门对引种欧李的前景满怀期待,然而罗秉荣试种一年后却说自己受骗了。

  三合村第一批试种欧李的农户并不多,结上果子后却没人收,农户很受打击。

  中卫市政府掏钱买苗引导农户试种新品种欧李,怎么会没人收果子呢?

  唐希明说,中卫市引种欧李苗,是为了试验这种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品种在干旱缺水的石漠化压砂地上,能不能生存,值不值得推广,试验结果超出了预期。

  经过三年引种试验,中卫市林业部门发现欧李耐旱、耐寒,在不浇水的情况下,第一年存活率能达到85%以上,第二年保存率也在70%以上。于是,中卫市开始了欧李推广计划,那么,结了果子有人收吗?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林业局治沙项目负责人 唐希明:我们就到全国的各个包括加工钙果好的厂家,我们考察、对接,通过对接以后我们对接的一家公司,来到中卫,他们收购。

  除了果子能卖钱,欧李的叶子也能卖钱。

  钙果和叶子两项加起来,老罗这80亩地一年能卖两万多元,平均每亩卖四百多元。每亩收益虽然不多,但这里是退化的压砂地,种欧李又好管理,老罗今年又增种了20亩。村里的其他农户也纷纷栽种欧李。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