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成都产业新政50条出炉 创新供给数据资源列入核心要素
 
2017-7-14 22:02:00

  释放“成事”红利 成都“产业新政50条”出炉

  每经记者 余蕊均 吴林静 每经编辑 陈旭

  依靠产业立城兴城,西部重镇成都持续发力。7月12日,成都正式发布《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用50条措施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保驾护航”,这便是备受瞩目的成都“产业新政50条”。

  十天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7月2日举行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成都将出台“产业新政50条”。其重点在于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以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成都“产业新政50条”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从创新要素供给、降低企业成本、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对新政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产业新政50条”是成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成都重塑经济地理、重构产业政策的重要顶层设计,“我们还将在近期陆续出台8个配套政策和系列实施细则,确保50条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谢瑞武说。

  当然,产业政策的创新只是一方面。可以想见,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成都新一轮产业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只有通过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才能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创新供给“数据资源”列入核心要素

  “成都,许你一个美好未来。”

  最近一周,成都以“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凭毕业证落户”“青年人才驿站7天免费住”等一系列举措应声加入到这个夏天最火热的“人才争夺战”。成都期望借此“充分延长人口红利,加快释放人才红利”。

  事实上,这一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正是源自“产业新政50条”。

  谢瑞武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成都坚持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人才、技术、土地、资本、数据等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重中之重。因此,成都此次也主要围绕这5个方面创新要素供给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加快人才聚集培育、加强技术创新供给等内容外,“产业新政50条”中还提到,将优化土地资源保障,对工业用地实施弹性供应,分类采取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多种供地方式;在提升财政金融服务方面,将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同时,将争取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在成都设立西部服务中心,对新上市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对于备受关注的千亿基金筹备进展情况,成都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梁其洲表示,目前第一期已筹备完成,规模300亿元,后几期基金项目预计年内也将逐一落地。“后续将通过子基金完成退出,政府资金不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主要是引导产业发展。”梁其洲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一基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本地”。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21世纪‘钻石矿’”的数据资源,此番也作为核心要素写入成都“产业新政50条”。

  谢瑞武表示,成都将积极抢抓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要特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把数据资源作为新型要素,从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三方面制定政策举措,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等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

  对于新政提到的“将优化4G通信网络,高标准超前规划部署5G通信网络”,成都市经信委党组书记施跃华透露,目前华为已在成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5G测试外场,中国移动也将在成都设立5G联合创新研究院,天府国际机场等区域的5G试验网已在筹备,“成都有望在全国率先开展5G试验网建设,力争明年在部分区域开通试点。”

  施跃华表示,信息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不仅能丰富和方便市民的生活,还将为成都新兴技术的崛起和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降本减负 打造要素成本“洼地”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降成本”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下大力气为企业减负。

  随着7月1日一批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开始实施,今年全国已落地降成本举措将为企业每年减负超过1万亿元。然而,仍然有企业诉苦“降成本难”:“拿着红头文件,找不到庙门”,“去省里市里开会很温暖,回来却发现事情推不动”。

  此前,《人民日报》曾对浙江、河南两省制造业企业成本进行调查,发现最难降又最应该降的成本正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原材料成本占比大,但近年来价格基本稳定;人工成本上升明显,但这是大势所趋;而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还暗藏着“灰色地带”,正成为当前企业的最大困扰。

  这是企业自身努力而无法降低的成本,只有依靠政府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政策,才有可能为企业减负。

  改革进入深水区,降本减负也要啃硬骨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发布的“产业新政50条”中,有4条都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展开。

  谢瑞武在会上坦言,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发展的痛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成都将坚决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保证金。

  其中,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的前置要件将得到大力简化。谢瑞武表示:“备案项目不再设置任何前置要件,实行告知性备案,企业在开工建设前,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输入项目后即为备案。核准项目前置要件减为选址意见和用地预审两项。”

  “产业新政50条”中为企业降本减负的组合拳中,不仅打出了“重拳”,还有针对能源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定制拳”。

  比如在降低用电成本方面,谢瑞武重点提到将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培育组建售电侧市场主体,利用不同电力源的季节性特征,趸购水电、风电等优价清洁能源,开展增量配售电业务,从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谢瑞武表示,在成都发布的“产业新政50条”中,降低要素成本是很重要的部分,“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在能源、物流、税费等方面成本,着力打造要素成本“洼地”,更着力保持产业发展的成本竞争优势。

  ●优化环境 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产业发展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久前在成都召开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成都要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而“产业新政50条”的出炉,则为成都的“重塑之路”厘清了思路——通过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创新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拓展企业“走出去”新空间、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在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看来,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将成为吸引各类企业家来蓉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重要砝码。

  杨羽表示,“我们将深化对每一个产业的需求链、供应链、技术链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抓住产业发展尤其是垂直整合、跨界融合发展的新特征,按照‘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的思路,补链育链。”同时,“通过改革和转变工作方式来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让愿意在成都发展的企业能够找到配套企业,能够找到需要的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单位,找到服务的绿色通道和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育优化产业生态方面,“产业新政50条”明确,将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其中包括“设立成都市新经济发展推进工作机构,负责统筹推进新经济发展。”

  这个孕育中的新机构,将为成都的新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值得期待。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澳门周”于6月3日在圆明园路步行街盛大举行
·“政府推动 企业主动 社会齐动”,美食文化名城的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搁浅货轮已经脱困
·针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企业,美
·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增 说明了什么?
·国家明确:不得随意禁止返乡过年 关于疫情钟南山
·大悦城失去了90后
·京沪两地监管出手!严查这类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东莞旅游民企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急!!
·复盘复星郭广昌的酒业版图:靠“买酒”赚了几百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