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华为受难日:在缓冲 120 天后,美国 5 月 15 日下发的华为芯片管制升级令于 9 月 15 日正式生效,台积电已停止为华为代工生产麒麟芯片,高通、三星及 SK 海力士、美光等都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
01
芯痛如绞
继疯狂围剿华为之后,最近美国又把枪口对准了中芯国际(56.390,1.51, 2.75%):美国政府正考虑将中芯国际(SMIC)列入实体清单。特朗普政府的赤裸裸无耻程度虽然令人神共愤,但并不令人意外:
• 芯片是中国最大的短板,而中芯国际是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 2020 年 7 月 16 日,中芯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科创板首家回归 A 股的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12 英寸芯片 SN1 项目”,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条 14 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生产线。
• 中芯国际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建设一条不含美国设备的 40nm 芯片生产线,并计划于三年内研发更先进的 28nm 制程产线。
“芯片战争”俨然已成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前沿战线。美国之所以选择这一战线,一是因为芯片是现代制造业的“心脏”,一是因为美国乃芯片领域的灭霸。
• 过去四年间中国大陆半导体厂商采购设备金额囊括全球四分之一。中国大陆 2019 年芯片进口高达 3000 亿美元。由于芯片的特殊重要性,其实际影响远远超过“比石油更高的第一进口产品”这句话本身。
• 去年美国在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份额达 55%,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韩国(21%)。全球 10 大芯片设计企业中,美国占据 6 席。更重要的是,美国具有“携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芯片企业也不敢“违逆”美国的意志,这就赋予了美国发动“芯片战争”的能力。
02
切忌病急乱投医
芯片之痛,令国人震撼。
建立强大的“中国芯”,已经不是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定的问题。
但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决心,更需要强大的理性。
急则乱,乱易错。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教训:
• 盲目砸钱急于求成:号称总投资 1280 亿的武汉弘芯项目运行近三年后,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项目已投入153亿元。雄心勃勃进军 14 纳米及 7 纳米芯片制造的弘芯,大概率会成为“烂尾工程”。武汉弘芯大股东为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从公开资料来看,北京光量并无相关行业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