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城市的角度,自动驾驶的背后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的背后则是更大的智慧城市,谁也不想“慢人一拍”。
文/韩敬娴 编辑/张丽娟
来源:CV智识(ID:CVAI2019)
2019年,无论是自动驾驶企业、资本都在寒冬中观望、等待、犹豫不决,但城市层面的竞争却一片“热火朝天”:政策的、园区的、会议的、资金的支持都在加速兑现中。
长长的名单中,除了熟悉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外,肇庆、德清、安庆、芜湖等二三四线城市也赫然在列。
面对自动驾驶这个未来交通领域最重要的变革方向之一,谁都不想“慢人一拍”,这似乎也让寒冬中的企业有了信心。
AutoX创始人肖建雄就表示,到2022年底,中国将至少有一个城市能够实现Waymo在亚利桑那州所做的事情,即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且无需配备事先经过训练的安全驾驶员。
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一直是自动驾驶的“模板”城市,宽松的监管环境、维护完善的道路和一年四季的明媚阳光吸引了 Uber、Waymo 和福特三大巨头。
在中国,谁将成为另一个“凤凰城”?
北上抢跑
扎实的科技产业基础、人才储备以及经济条件,北京、上海发展自动驾驶的先天条件充足,以至于在其它城市还在奋力冲刺到起跑线的时候,北京、上海早已抢先跑了出去。
不过北京、上海的打法,与一些城市的单打独斗还有所不同,它们更倾向于能够发挥自身整合能力的集群打法。
今年9月,上海与浙江、江苏、安徽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区域内的测试数据可以共享,测试结果也可以互认。
事实上,牌照互不承认、路测成本大一直都是自动驾驶行业关心的话题。
“如果每个小城市都自己发牌照,其实给企业带来的行政成本、流程成本都比较大”,AutoX创始人肖建雄对CV智识表示,“现在行业处于发展早期,只是一些地方进行试运营或者测试,这样的方式也不是非常大的问题。但将来大规模推广的时候,如果还是按城市为单位发牌照,确实会比较麻烦。”
对比美国加州,“加州的牌照是发给公司,然后公司将每台无人车登机上去,只是收取一个简单的手续费。”
路测互认,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给企业端增加过多成本,又可以发挥各地优势。
上海有大量车企坐镇;浙江的杭州有阿里巴巴,无锡有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宁波有国家级开放环境智慧汽车试验基地;江苏则拥有国内首个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常熟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
“汽车是一个非常讲集群效应的行业,产业链需要大量的零部件配套。”一位传统汽车行业人士对CV智识表示,“集群作战可以成倍增强整体功能”。
再看北京,京冀两地由于相近的地理位置和共同的资源技术优势等,在自动驾驶方面被共同规划,早在2016年,北京、河北就共同设立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北京也在去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1000亿元的“小目标”:到2022年,北京的“智能交通应用示范运营区域超过50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长沙狂奔
“飞一般的速度”,马潍曾经跟朋友这样形容长沙自动驾驶的发展。
马潍是希迪智驾(又名“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的CEO,也是长沙争夺自动驾驶第一城的亲历者。
长沙选择自动驾驶缘起于李泽湘和长沙市政府关于“长沙应该发展什么产业”的讨论。
“当时讨论未来一个主要趋势就是智能驾驶,因为它既结合了汽车产业,也结合了人工智能,所以当时的领导就立刻决定建一个试车场。”马潍对CV智识表示。
这个试车场就是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智能系统测试区,2016年启动建设,也由此拉开了长沙争夺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序幕。
入局自动驾驶之争,长沙并非空地起高楼。
“长沙有三个比较好的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还有国防科大,其中国防科大做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比较早。如果从大学聚集的效果来看,同时拥有三个985大学的城市全国只有四个,北京、上海、长沙、西安。北上广就业机会比较多,但房价里面比较高,我们公司招了300人有一半是回流的。”
人才基础之外还有产业基础。在长沙经开区,广汽菲克、广汽三菱、长丰猎豹、众泰、博世、住友等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鳞次栉比,截止到2018年,园区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50家,年产值达920亿元。
希迪智驾是长沙争夺自动驾驶第一城的集中缩影,但长沙的野心不止于此。
车载及路侧通讯设备的华为,底盘及线控转向的舍弗勒,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地平线,传感器的大陆集团,云控平台的启迪云控……企业一个个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