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已故名人要有底线
“公众号侮辱鲁迅”一事最近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这是源于一篇题为《贪财的鲁迅》的自媒体文章,被认为是夹带私货、混淆是非,对鲁迅的名篇及个人进行庸俗化解读。
此文调侃鲁迅“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在文字变现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殊不知离开了独立的经济来源,鲁迅的骨头还能硬多久”,而后笔锋一转,借机兜售理财课。
以批判精神著称的鲁迅,如今成了自媒体赚取流量的法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发舆论批评和公众质疑。
实质上,包括鲁迅在内,一些文化名人被各大营销号消费甚至扭曲污蔑的事件并不鲜见。名人之后因此而诉诸法律的情况也屡见报端。由此也引起讨论:名人“身后名”的客观评价与主观臆想,甚至恶意消费的界限,究竟在哪?
“谎话连篇”
在公众的认知里,鲁迅和“贪财”这样的字眼是万万无法联系在一起的。国人对鲁迅最放肆的玩笑,也止于将自己认可的某些只言片语的出处,安排到鲁迅笔下。仿佛每一句普通的言论,冠以“鲁迅曾经曾说过”的开头,可信度便会高涨。
基于这样的大众心理,近年来蹭鲁迅热度的营销文章层出不穷。
此次引起争议的营销文,开篇便将鲁迅的名篇《故乡》“剖析”了一通,作者认为小说中的“闰土”,以及影射鲁迅本人的“我”,生活艰辛的根本原因是“穷”。并称“幼年的家道中落令他(即鲁迅)分外了解金钱的重要”。
最让读者以及鲁迅研究学者难以忍受的,文章编造称:“(鲁迅)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在文字变现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殊不知离开了独立的经济来源,鲁迅的骨头还能硬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