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程序员Qin自杀事件,把硅谷繁华背后的“另一面”呈现在了许多人面前。
9月19日,38岁的华人程序员Qin从Facebook(脸书)硅谷总部园区跳楼自杀,此后引发大量硅谷华人的献花悼念和现场抗议。参与抗议、要求公开真相的清华学霸尹伊,近日还被Facebook开除。
时隔二十天,因媒体的深度回顾报道,这起硅谷华人程序员自杀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据媒体调查,Qin的自杀,直接原因是由于不堪承受公司内部办公室政治的“玩弄”,而主要原因则是工作压力问题。“季度绩效考核、差评、换组失败、SEV 报告,一次次将 Qin击倒,最后,他终于站不起来了”。
华人程序员自杀,揭开了硅谷残酷的一面
在一般印象中,美国是美国梦的制造工厂,而硅谷则是美国梦最精彩环节的发生地,是全球科技圣地。但Qin自杀事件,却把硅谷高科技、高文明程度背后的“另一面”,赤裸裸地呈现在了很多人面前——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不是天堂,像Facebook这样的世界级互联网巨头,也同样存在不公正的绩效考核、高压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制度性歧视等种种弊端。
二者看似互相抵触,但都不是谎言,都真实存在着。这实际上也是资本时代的长期真相: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公司仍是以逐利为首要目标,与劳动力的关系仍然是交易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公司的各种制度最终指向了,驱动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商业价值。
Facebook就是个典型的例子。Qin自杀后,不少受访者都提到,尽管Facebook已经如此庞大,高层却仍期待维持一个创业公司的形象和与之匹配的增长速度。
当这份期待通过政策传递到经理和工程师身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形:高压的工作环境、频繁的业绩考核周期和用机器人管理人的制度,对于关键组别和岗位的工程师不但很难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每个人都疲于奔命。
这种高压不只存在于Facebook,而是弥漫于整个硅谷。在硅谷,虽然没有“硅谷精神”一说,但硅谷人加班也是家常便饭。
客观地说,只要努力能有相应的回报,顶着巨大压力工作,在自愿情况下也不能说不公平。而Qin自杀事件的问题却在于,他的悲剧并不是发生在这些逻辑之下,其中可能有着许多的不公平成分。
根据媒体调查,Qin 加入Facebook仅仅一年零七个月,工作非常努力,却在绩效考核中被主管给了差的评分(可能导致被解雇),这是一种不公平对待,“是Facebook这个本来高度可量化的制度所呈现的弊端,造成的不可量化的恶果”。
丢失一份工作,对本土美国人可能无所谓,对Qin这样的异国逐梦者来说,打击却很大。这关系到绿卡、家庭的生计、孩子的教育、房贷压力、未来的出路,一点预料不及的工作变动,就足以断送华人的“美国梦”。
而为了确保过上稳定的日子,他们只能在一次次“自愿”加班、被上级和同事有意无意抱团排挤,自己咽下自己的不甘和焦虑。但显然,最后这一次,Qin没有顶住。
高科技行业中,劳动者的困境
作为新移民,Qin的自杀事件是个个例,却也间接地反映出互联网崛起之后,硅谷狂飙突进二十多年发展后遇到的新问题:如何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以不那么残酷的方式。
在创业初期,很多公司能很轻易地实现高速增长,连门卫都可能因为有股份而成为百万富翁。因为财富效应,每个人都是自愿的工作狂。但变成大公司之后,可分配的蛋糕变小,财富效应减弱,制度弊端开始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