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半夜看到36氪更新了招股书,赶紧爬到SEC上去扫了眼,一直对这家公司抱有莫名好感,打开招股书最关心的是到底盈利了没有,结果微感失望:2018年全年36氪大概盈利4000多万人民币,结果2019上半年反亏了4500多万人民币。
我和36氪的缘分还是比较深的,6年前的2013年就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当时36氪还是非常非常垂直的在做创业公司报道的一个网站,我投稿后还是当时时任茶水间主任的镜宇同学招呼的我。不过当时的我处于一年才出那么一两篇稿子的水平,密集发稿要等2016年以后了。
翻到当年邮件的我,也发现在结尾签名上,当时36氪的办公地点就在位于海淀区知春路6号的锦秋家园,这和同期的头条应该算是直接的邻居关系了。而36氪的招股书里还专门提到自己善于发现创业公司的潜力,它是全国第一家报道了后来改名为Bytedance的媒体。
而且这篇报道又是镜宇写的,也难怪人家后来高升董秘了。
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我对36氪的好感都来自于那次和镜宇的接触,他在发布前编辑的时候,甚至就我文章里某些段落过长是不是要分成几段征求我的意见。而同期我也把文章投到了虎嗅上,虎嗅当时比36氪牛逼的是它自己已经有了投稿后台,就是类似ugc网站都有的发帖系统。
但是我投了虎嗅后毫无反馈,我一直以为是稿子没有通过,直到一个月后我心血来潮去虎嗅搜了一下我那篇文章的关键字,才发现文章投稿后第二天就已发布,只不过标题完全被换掉了,然后整篇文章内容被打乱次序并砍掉了三分之一,而作为原作者的我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问。
后来很多年断断续续我也发了不少稿子,但一直没再投稿到虎嗅,直到2016年虎嗅的子中同学,应该是通过张亮联系要到我的微信,问能不能把文章同步到虎嗅,在他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当时仍不忘旧账的我各种刁钻问题之后,我才开始恢复在虎嗅的投稿。
这两边对于投稿作者的态度差别,其实要说到创始人性格和早期氛围的问题。在2011年前后的移动互联网崛起时期,出现了三家和创投强相关的媒体,就是36氪、虎嗅和钛媒体。
只不过36氪的创始人刘成城当时还是北邮的在校大学生,而虎嗅的创始人李岷老师和钛媒体的赵何娟老师早已是圈内知名的媒体老人了,赵何娟老师早年有一阵子还被称为小胡舒立。
所以36氪自2010年以博客形态上线以来,也算是最不像媒体的一家媒体了,因为刘成城确实没真的干过媒体,所以思维上没有很多媒体的束缚。早期他们主要是翻译了很多Techcruch上的文章到国内,一方面是自己找创业点子,一方面也吸引流量,因为那个时候对美国模式的借鉴在国内还是主流创业方式,美元VC们就好这一口。
后来国内创业热起来了,翻译和报道海外的创业公司的内容只占很小的比例,36氪开始主要报道国内的创业公司,并且在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几年吃到了很大的红利,2011年拿到了百度七剑客之一王啸成立的九合创投的100万,后来基本每年都能拿到钱,最近的几笔钱是拿的蚂蚁金服和招商局的。
有钱了的36氪在很长时间内都没啥盈利压力,扎扎实实在报道创业者和新模式。但是这件事本身艰苦无比,大部分的创业公司很快就死掉了,活着的去应用商店买量、招募高薪码农、甚至出国团建还来不及,也不会有什么钱到36氪做推广,这个生意远不如写一家行业top级别的上市公司在短期有商业回报的多。
而同期的虎嗅呢,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运营,其主要内容和社区氛围一直是负面情绪高于正面情绪的,并且很早就涉足泛社会娱乐类内容,所以我估计虎嗅在前几年的绝对流量要比未涉足大公司商业报道时的36氪大得多,只不过此时的虎嗅早就不算是一家纯粹的科技媒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