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人才不再被视作公司的优质资产,斥退他们,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话。
“人浮于事,拉帮结派”。3月初,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会上,不给高管团队留任何情面。京东内部酝酿了许久的裁撤风暴,始料未及地快速展开。
根据脉脉网友爆料,京东近期在梳理公司裙带关系上动刀:京东以“管理需要”为名,要求员工梳理亲属及同学关系,且必须于当日下班前提交。具体范围包括:
1.配偶:包含情侣及订婚关系。
2.直系血亲。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配偶关系。
4.近姻亲关系。
5.同学(自小学起)。
若有人未按实际存在关系上报,将被视为违反公司诚信原则。此事传开后,京东的回应是:日常管理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建立一个人际关系简单透明、晋升更加公平的职场环境。
在上述内部文件中,M(管理岗)、T(产品和技术岗)、P(项目经理岗)序列成为了率先被调查的群体。
结合起近段时间京东的高层变动,这起涉及面颇广的内部大摸底,显然没有文件上寥寥几句那么简单。
3月19日,京东CLO隆雨宣布,由于个人职业发展和家庭等原因,正式申请辞去集团首席法务官职务,并已经获得京东集团批准。
值得玩味的是,隆雨在首席法务官的位置上履新仅仅半个月。此前,她一直是分管集团人力、行政等后台业务的首席人力资源官(CHO)。3月初,京东启动高管轮岗制度后,隆雨才从CHO的位置上调离。
接任CHO位置的余睿,也同样值得多说两句。80后的他是京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副总裁,此前担任1号店CEO。在余睿身上,还带有更加鲜明的嫡系印记——京东第二届管培生。管培制度一直被视作京东的黄埔军校,而校长正是刘强东。
再造的科举年代,经历过殿试的读书人,不但文采和策论被视作一流,更因为“天子门生”的光环而备受崇信。京东的管培生,或许也可同等视之。
刘强东对京东管理体系不满久矣。从怒斥众高管、人力负责人调离原岗到董事长嫡系出任CHO、原CHO履新后请辞,再到启动内部全员的人力关系排查。时间轴串一串,京东内部的换血风暴俨然进行时。
在隆雨宣布离职前4天,京东的另一位高管,首席技术官张晨也宣布将从京东卸任,理由是由于家庭原因需长期在海外生活。
这两位只是开始。在2019年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京东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如果按照京东目前组织架构来推算的话,被末位淘汰的高管人数,将在10人左右。
一季度还都还没干完,高管团队中的两位C字头级别的大佬就已经率先“出走”,而这显然还仅仅是今年京东高管洗牌的序幕。
可以说,识相的人该走就早点走,不要等老东家下逐客令。谁越晚走,就越容易被解读为“末位淘汰”,给职业生涯留下污点。
京东高管被群体赶出舒适区,压力也正蔓延至中层和基层工作岗位。看来,刘强东正雄心勃勃地策动“再造京东”,人不顺手,就先对人开刀。
另一体量远超京东的巨头——腾讯,在去年进行了创司20年来第三次结构大调整,现在也开始裁撤中干,据腾讯对媒体公开的比例是10%,但考虑到中国公司的特色,实际的比例和力度显然还会更高。
互联网寒冬之下,类似调整合乎情理和潮流。只是裁撤的手段与掌舵人的气质息息相关。马化腾温和而坚定,刘强东则持续了一贯的怒斥。
强哥是吃过员工大亏的人。上世纪90年代,还在人大读书的刘强东凑了20多万,在人大周边盘下了一家饭店,它一口气买下20多块卡西欧手表,送给店内员工每人一块,希望他们工作能更加用心。在管理制度上,刘强东也是充分授信。
半年多后,强哥亏得内裤都不剩。一调查,前台的收银员和后堂的厨师谈起了恋爱,合起伙来做假账,采购员也中饱私囊,其他员工也将饭店视作唐僧肉。
20多年后,刘强东打量自己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员工数量是当年小饭店的一万倍都不止,教他如何不焦虑呀。
对于京东来说,2019年算不上是个好年份,之前与腾讯签订的五年合约即将到期,微信购物的一级入口也将停止对京东的免费开放。腾讯这棵大树再难乘凉,拼多多又后来居上。据数据显示,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了4.185亿,京东则为3.035亿。
阿里巴巴大山在前,拼多多饿狼在后,刘强东亟需一支近卫军来打苦仗和恶仗。裁撤以中年人为主的高管和中层,为年轻人腾出机会,则会立竿见影。
熟悉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制度改革还是项目推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梗阻”——高层想成事,底层想做事,而中层往往选择保住位置和待遇。
况且,人到中年之后,体力和精力都会不断递减,忠诚度也会随即下降,职业容错率越来越低,也让中年白领普遍比新生力量更保守和自私,很容易混成一群抱团的“老油条”。
也正因为此,在腾讯高层会上,当与会者听说腾讯一两千个总监级干部,30岁以下的人不足10%之后,都被深深震撼。
这也展示了职场最残酷一面:功成名就后,公司高层的职业和财务风险越来越小,以至于没有。他们享受了公司发展的最大红利,已脱离用劳动力换钱的层级。他们没必要也没心情去体谅比他们小不了几岁的中层,何以堕落至此。裁撤就是了。
人近中年还没财务自由或混上高层,本身便是罪过。一朝被赶走,公司内外,基本没有人同情他们。这又回到职场鸡汤:不要说你在的平台有多牛,要问问自己:你有多牛,你有哪些能力是所有平台不可或缺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从大学毕业第一天起,便被行业和公司视作一枚螺丝钉。在职业养成过程中,他们还一直为能做大人物和大公司的螺丝钉而洋洋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