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文/唐立辛)即将过去的这一周,一张中国邮票意外成了外媒关注的焦点。
在这张名为“五福齐聚”的邮票图案中,共有一对猪“夫妇”和三只小猪,五只猪构成了一张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全家福”。
“五福齐聚”邮票设计原稿图案(图片来自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微博)
作为2019年(乙亥年)生肖邮票之一,这张邮票的图案于8月6日公开。
而就在这看似无奇的小小方寸之间,外媒却纷纷“嗅出”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信号。
“一张猪年邮票预示着中国将鼓励三孩家庭。”8月7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文章在标题中这样说道。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截图
“三只小猪”背后的寓意,正是这张邮票的图案公开数天以来,外媒对它的普遍猜测。
中国将放开生育政策?一枚邮票引发无限联想……
8月6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己亥年》特种邮票印刷开机仪式”在北京邮票印制局举行。
引发外媒无限联想的“五福齐聚”,便是当天活动中揭晓的《己亥年》生肖邮票的设计图稿之一。同时公开的另一版图案名为“肥猪旺福”。
韩美林(右)在印刷开机仪式现场向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爱力赠送《己亥年》特种邮票设计原稿。
“一张拥有三只小猪大家庭的邮票,提高了人们对中国可能进一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期待。”美国《华尔街日报》在7日的报道中如是说。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相比之下《泰晤士报》的语气则显得更为坚定:“生肖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一对猪夫妇和三只小猪的图案,清楚预示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转变。”
文章给出如下理由佐证这一猜测:
中国邮政曾于2016年发行猴年生肖邮票,其中一张名为“福寿双至”,图案是一只母猴抱着两只小猴。也就是在那一年,中国放开了二孩政策。
2016年猴年邮票
先例在前。而在外媒眼中,这个理由其实呼应了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的“人口危机”——
英国BBC网站10日报道称,中国的生育率目前处于全球最低水平,老龄化正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挑战。
报道援引有关统计称,在中国,每年约有2500万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到2050年,预计中国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5岁。
在外媒看来,这一“危机”还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成效不彰。
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在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当年新生儿数量仅比2015年多100万,低于官方预期。
1月30日,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护士准备为几名新生儿洗澡。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而苦苦挣扎,中国已经传递出放开生育限制的信号,而这首先是从一张邮票开始的。”《印度快报》8日在报道中说。
这篇报道甚至大胆预测:“中国或将在年底前宣布取消生育限制。”
《印度快报》网站报道截图
邮票设计者出面辟谣:三只小猪仅为美学决定
从2016年两只小猴预示二胎开放,到2018年三只小猪推测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看上去西方媒体一以贯之的“管窥”式思维似乎不无道理。
但这一论断真的成立吗?
小锐查阅发现,就在上一个猪年(即2007年),中国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恰恰给出相反的答案。
在那套寓意“多子多福”的生肖邮票上,一只猪妈妈和五只小猪笑逐颜开,其中三只小猪崽开心吃奶,另外两只小猪则伏在猪妈妈背上和尾巴上玩耍。
众所周知,2007年时,中国并没有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丁亥年》2007猪年生肖邮票
而针对外媒围绕2019年“五福齐聚”等邮票图案展开的种种猜想,《乙亥年》生肖邮票的设计师韩美林第一时间出面予以否认。
《华尔街日报》7日报道称,韩美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己设计的这套邮票并没有传递任何信号,并强调“艺术家不是政府政策的代言人”。
在给英国《每日邮报》的回复中,韩美林方工作人员则说,之所以画三只小猪,是为了使构图更加平衡。此外,五只猪取中国的吉祥话“五福临门”之意,意为给新年带来好运。
《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邮政官方网站“中国邮政网”也在8月6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说,“五福齐聚”中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同时出镜,其乐融融,体现出“全家福”的概念,也寄托了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
而另一版“肥猪旺福”,则是通过“肥猪肚藏乾坤,憨态可掬”的形象,以奔跑的动态表现灵动生风的喜感,象征着正在奔向美好的生活。
中国邮政网截图
有意思的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动摇外媒对中国生育政策动向猜测的“笃定”。
在韩美林方面发表否认声明后,美国《石英》杂志网站9日依然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正在考虑取消对生育的限制。
BBC更是在10日以“中国暗示三孩政策即将开启”为标题,从一张邮票引发的外界猜测、中国人口政策以及人口问题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报道。
BBC网站报道截图
猜测反映现实挑战:国内各省市相继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巧合的是,就在《乙亥年》生肖邮票印刷开机仪式举行的当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题为《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的文章。
文章这样历数出生率低下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
与此同时,文章指出,尽管社会上要求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企等原因,年轻人生育意愿并不高。
文章认为,应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让“不敢生”变为“敢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截图
无论是《人民日报》文章的“苦口婆心”,还是外媒试图对一张邮票的“捕风捉影”,其背后都是这样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低出生率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开始不断显现,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也正因此,认识到老龄化危机日益迫近的中国,已着眼于以实际行动提高出生率。
“中国地方政府正在尽其所能,让妇女生育更多孩子。”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在7月30日的报道中说,中国各个省份都在寻求解决劳动力人口萎缩的办法。
“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