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上海松江:让市民生活更舒心、更暖心、更美好
 
2020-9-6 20:37:29

城市的核心是人,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在松江区,中山街道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居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15分钟生活圈”;车墩镇,党建引领下的社区“三驾马车”发挥作用,居民众筹建休闲长廊,楼下荒地变“花园”;通过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生社区实践辅导站,松江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级机关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街区,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志愿精神蔚然成风......

居民众筹建长廊 楼下荒地变“花园”

“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营造新型友邻关系,同时,激活居民群众参与自治和社会参与共治的内生动力,对于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也非常有利。”车墩镇祥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周静说道。

200多名社区居民众筹近5万元,把小区内一块闲置荒地改造成了休闲长廊,居民楼下的裸露黄土里栽种上了绿植,成了一个个“迷你花园”……在松江区车墩镇第一个大型农民动迁安置社区祥东社区,居民自治正改变着社区的环境面貌。

“这都是我们居民自治的成果!”周静脸上有着掩盖不住的骄傲,通过居民自发的行为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在社区美丽家园建设上迈出一大步,这也成为了祥东社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一种新方式。

为每一位居民打造专属“后花园”

近期,一块块“睦邻花园示范点”的标识被一一安插在祥东社区每一栋居民楼下,每一片睦邻花园内,绿植衬托着颜色各异的花卉,清风拂过,别有一番韵味,但在两个月前,“睦邻花园”还仅仅是一片片黄土裸露的泥地,有的甚至因为居民毁绿种菜显得破败不堪。不少居民都会因为“乡土情结”在小区的公共绿地上种菜,原先种植的绿植被不断破坏。此外,许多草坪还因长期疏于管理养护,导致黄土裸露现象严重。

怎样管理好这样的动迁安置小区?祥东社区居委会在征询民意的基础上开启了一场环境自治行动: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挖掘社区能人,带动邻里共同参与“睦邻花园”打造,共享共管这片“小天地”。“我们的初衷是,不断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从而营造美丽和谐花园。”周静说道。

令周静感到惊喜的是,在发起社区“养花护花”的自治行动后,迎来了大量居民的热情参与。“有的阿姨本身就喜欢种植绿化,还有的阿姨长时间都是在家打理花花草草,苦于没有更大空间,睦邻花园在无形中也给了阿姨一片天地。”

现在,“睦邻花园”成为了小区里一道亮丽风景,还有不少居民在打造“睦邻花园”时,自发组织设计,这样的一座座“迷你花园”,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建设和相互交流创造一个有利的公共空间。

居民自掏腰包搭建和谐睦邻角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自治的脚步不局限于“睦邻花园”,一个崭新的“睦邻角”也在居民的热情号召下诞生。

“硬件设备不够完善一直是动迁安置房的弱项,很多居民都反映想要一处可以在外休息的地方。”周静告诉记者,在“睦邻角”诞生之前,老人常常搬着小板凳随意坐在小区内,党群活动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室外集中点。

此时,小区内一块无人问津的小荒地给居民们带来了灵感,“很多居民表示,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在这块荒地上建造一个休息长廊。”说干就干,周静在第一时间在小区内进行民意调查,短短几天,200多位居民共同募捐了近5万元。

“睦邻角”的建成让不少社区老人都感到安心,居民毛阿婆更是在每周一早上,兴冲冲地等候在“睦邻角”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很早之前就很希望小区里能有一处雨淋不到,太阳晒不到的休闲地,让我给大家理发,现在愿望终于达成了!”毛阿婆笑着说道。

在周静看来,不论是“睦邻花园”还是“睦邻角”的建造,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感,更多居民从“台下观众”成为了“台上演员”,原先的邻里矛盾也在自治过程中有了明显的缓和。“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营造新型友邻关系,同时,激活居民群众参与自治和社会参与共治的内生动力,对于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也非常有利。”周静说道。

“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本杂乱无章的区域清拆整治后,华丽转身成10万平方米的月季花海缤纷盛放,“月季小镇”日前揭开面纱;智能地磁能发“情报”,垃圾箱会“说话”,城市运行智能管控平台仿佛成了街道社区的“大脑”。

近年来,松江区中山街道“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正在打造居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15分钟生活圈”。

打造高品质新地标

四年来,中山街道以“城市客厅”的标准打造公共空间,对拆违整治后的土地进行精心规划建设。如在整治后的198区块近2平方公里整体规划文化绿洲生态走廊,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基本完成,“月季小镇”正是生态走廊一大景观,此外生态走廊中还囊括了蔷薇园、绿地、树林等生态元素,未来多个生态廊道有望串联成环,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

中山街道还将田园打造成花园,清查整理各类土地抛荒、黄土裸露问题,共计绿化整治近40万平方米的抛荒地块、30万平方米的裸露黄土和25处未开发的地块,种植绿化达130万平方米,修建各类围栏2.4万米,基本实现中山街道区域空置地块全封闭管理。在洞泾港两侧7万平方米范围内种植桃花、樱花3000余株,“十里桃花、十里樱花”美景如画,花园岸线独具魅力,成了居民们争相去的“打卡地”。

道路变身为美丽街区,近年来,中山街道共建成各型绿地14块,完成街角绿化改造40余处,完成道路整体改造提升4条。在文翔路、茸梅路、商务区和府城风貌区等地块,因地制宜利用街角空地、背街小巷精心打造“口袋公园”“转角花园”“邮票绿地”,处处有绿、步步见景,为居民绿色健康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绿化面积达21.5万平方米的五龙湖休闲生态绿地基本建成,“两河一湖一绿廊”城市生态体系正在形成;20个足球场大的中央绿地让更多市民走进商务区,共享绿色生态成果……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是中山街道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城市新地标,商务区内打造了五龙湖休闲绿地、环河滨河景观及多处街头绿地,在建设中对照绿色生态指标,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打造城市运行智能管控平台

一辆小轿车随意停在莱顿小城一处消防通道上,附近巡逻的保安立马在手机App上接到了“情报”,车主还没走远就被保安喊了回来。谁能想到“通风报信”的竟然是安装在消防通道上的一个小小的泛感知设备——智能地磁。

从事件“感知”到发出“情报”再到处理上报,背后有一个“聪明”的“城市大脑”在支撑。在中山街道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各种城市运行数据不停跳动着,无论是各商圈的实时人流,还是一块店招上的文字,在城市运行智能管控平台上看得清清楚楚,整个城市运行情况尽收眼底。

该平台囊括了城市三维实景模型、建筑分层分户信息、地下管线信息等各类场景数据,而且还纳入了实有人口、单位、房屋、监控、小区楼宇智能化建设的卡口等各类系统数据,构建起一个与现实1:1的“数字城市”。平台全天候在互联网上抓取各类数据,不断拓展数据边界,实时更新,真正实现了“一屏观天下”。

据了解,平台已与110警务平台、网格平台等多个平台实现对接联动,建立系统化事件处置流程,各类设备、人员在一张网上实现事件上报、处置、自动化流转与评价,让每一件事件都能高效、便捷、闭环处置,真正实现了“一网治全城”

自从去年4月运行以来,平台日均处理事件180-200件,已自发处理事件超2.8万件,有效解决城市运行部分管理痛点,助力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厚植爱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

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青少年学习“四史”掀起热潮,厚植爱国情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青少年纷纷争做优秀文化传统人。中小学阶段是重要的“拔节孕穗期”,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国主义种子,松江区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

不拘一格“四史”学习掀热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各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积极为青少年“四史”提供资源,搭建平台,松江青少年掀起学习“四史”热潮。

新桥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开展以“探知古今巡足迹,学问历史打底色”为主题的学生暑期研学活动。活动中,“红枫驿站”朗读基地揭牌,首批聘任的10位“朗读者”现场朗诵《“七一”颂》、《我爱这土地》等作品,通过有声阅读带领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历史。学生们还现场聆听了曾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社区居民何勇讲述的红军长征故事。研学行走之旅中,学生们走进春申君祠,探寻家乡历史,来到松江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感受松江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国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丰富多彩的行动实践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爱国行为养成。暑期里,松江许多学校的青少年们开展“红色之旅”,如九亭二小的学生们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感受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披荆斩棘,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和决心。

此外,松江区教育局还推出了《松江区青少年“四史”教育学习指南》,为学生们学习“导航”,以更好地学好“四史”。还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四史”的热情。

汲取养分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

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形成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有着重要的凝结力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未成年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松江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细节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养分。

暑期,泗泾镇金地三村指导站开展面塑主题公益活动,面塑作为泗泾传统的一门技艺,青少年们大多鲜有听闻。活动中,青少年对这门民间艺术充满兴趣,通过揉、搓、捏等手法,一个个小动物就在指掌之间成形了。活动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面塑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传承面塑文化的热情。泗泾镇景园社区学生指导站开展了剪纸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新桥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组织开展“扎染”活动,引导学生们了解了纯植物蓝色的制作经过,大家不由感叹中华民族古老染色方法的神奇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各学校也主动引导学生们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如仓桥学校武术社团的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武术礼仪和武术技能,认识武术、了解武术,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加入到武术学习的队伍中,为传承武术文化再添砖加瓦。九亭中学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以“感知榫卯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榫卯结构课程,学生们跟随老师学习了各式各样的榫卯结构及其在古代家具中的运用,感知了古代建筑艺术及榫卯的魅力。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制作木凳,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赞叹古人智慧,感受匠人精神。学生们表示,要保护古代历史建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优秀文化传承人。

“1号先锋”党建品牌引领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街区

为建设美丽家园、美丽街区,近段时间以来,松江区的主要路口、路段、车站、社区、市场、商圈、广场随处可见身着红色马甲的“1号先锋”身影。在“1号先锋”这个松江区机关党建品牌的带领下,机关党员志愿者正成为这个炎炎夏日一抹靓丽的“风景”,以青春蓬勃之姿,绽放出文明之光。

8月的夏日,骄阳似火。在方松街道的英郡别苑小区里,连续几个周末,都有一群身着“1号先锋”红马甲的机关党员志愿者穿梭于各个楼道,来自松江区医保局的志愿者陈龙便是其中之一。

“您好,我是松江‘1号先锋’党员第二楼组长陈龙,来自松江区医保局‘医路有我’团队。”敲响第三家业主的房门时,陈龙有些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滴。连日来,3000多名像陈龙一样的志愿者活跃在松江城区5个街道,他们或在社区里设摊服务,或走进居民家中,向居民宣传创全知识,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出行、文明养犬,争做文明市民。

对于社区居民们来说,“1号先锋”“党员楼组长”这些词,已然十分熟悉。为做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发挥机关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起,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创新打造“1号先锋”党建品牌。

“1号代表着机关党建要走在前、作表率,代表着每名机关党员都要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机关党支部都要成为坚强的战斗保垒。‘1号先锋’,就是希望广大党员通过行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走在前、作表率,作服务群众的先锋。”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负责人说。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彼时防控任务重、排摸时间紧,松江城区5个街道的“党员第二楼组长”第一时间到各自居委会报到,与社区干部一起投入到疫情排查和入户宣传工作当中。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来自57个机关基层党组织的3500名机关党员奔赴防疫一线,进社区、上道口、下工厂,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复工复产措施,擦亮了“1号先锋”这个机关党建品牌。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机关党员志愿者们又身着一件红马甲,带着一把垃圾钳、一个塑料袋、一把铲刀,投入到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中来。

“通过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们既近距离了解到居民需求,又学到了很多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区生态环境局的汤靖路说。

近年来,方松街道机关第二支部的很多党员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上班时,就带上洗好的红色“一号先锋”志愿者马甲,为当天参加“午间志愿一小时”活动作好准备。他们来到人民路、思贤路、西林路、南期昌路四个路段,对主干道及绿化带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归整电瓶车及共享单车,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清洁卫生,助力美丽家园建设。每周,党员们都会按照排班表开展两次志愿活动,走进居民区和辖区商圈,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宣传文明养宠、厉行节约等文明新风,进一步丰富志愿工作内容,三年来从未间断,在整个街道形成了人人做志愿的风气。

近期,全社会又掀起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餐桌新风。为此,松江区“1号先锋”志愿者们带头签下《文明用餐承诺书》,在家庭、单位中作表率,奔走于各大商圈,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力求深入人心。日前,区发改委机关党员来到开元地中海开展“节约粮食,爱护环境”主题活动,党员们先分组协助商圈分拣垃圾,然后再走进餐饮店倡导文明用餐。

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做实做深做细“1号先锋”机关党建品牌,以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松江精神,在服务群众的唯实唯干中继续走在前、作表率。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