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上海提出了到2010年在上海市区每隔500米开设一家便利店的发展设想。这在当时,意识可谓是超前的。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说:“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联华超市曲阳店是1991年开门营业的。之后没过几年就开始发展便利店,可以说,两者几乎是一同推进的。”
在外资品牌进入上海的同时,本地的粮油系统也在发展便利店。
1993年百式便利开出首家门店后不久,黄浦区粮食局在汉口路等处率先试点开设了4家连锁便利店。
当时《解放日报》的报道称,这4家商店“营业时间为早上7点至晚上11时”;“均在醒目处挂出统一制作的‘7-11’圆形灯箱标志”;“均设有代订书报、代售邮票、方便问路、电话订货、送货上门等服务项目”。
为增加网点、形成规模效应,区粮食局、大丰土特产总公司、冠生园总公司和王宝和总公司又相继对粮店、油酱店、食杂烟纸店等22家小型商业网点进行改造。
同年,虹口区粮食部门也将11家粮油店改建为便利店,并计划来年再开办25家。
■良友便利是上海深化粮油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邵剑平 摄
到1997年,上海已有约1000多家便利店。
那一年,上海提出了到2010年在上海市区每隔500米开设一家便利店的发展设想。这在当时,意识可谓是超前的。
“市政府管理部门和商务委提出大力发展便利店,主要是从方便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齐晓斋说。
当年上海的人均GDP预计达到3000美元,人均消费水平达到1万元人民币。51.57%消费者选择购物商店的理由是“近、便利”。
“相比其他城市,上海的便利店起步早,发展比较快。”齐晓斋说。
“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联华超市曲阳店是1991年开门营业的。之后没过几年就开始发展便利店,可以说,两者几乎是一同推进的。”
随着连锁商业概念的普及以及就近购物需求的增长,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参与便利店行业的开发,使这一市场迅速升温。
“便利店主要靠门店数量来取胜。”齐晓斋说,“因为1000家门店和10家门店的成本大大不一样。”
“量多进货批量就大,配送、管理成本可以降下来。大家都想达到规模,所以竞争比较激烈。”
■2002年,汉口路上一家24小时便利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李江松 摄
近600家粮油改建便利店,曾经占据上海便利店的半壁江山,但在1997年出现了滑坡。
当时《新民晚报》发表评论:“上海的粮店改建为便利店以后,只不过拥有了一个现代化商业的躯壳,而没有装入现代化商业的灵魂。”
百式便利在上海一度达到约50家的规模,然而香港投资方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出现资金困难。
在一番波折后,百式于1999年退出上海市场,部分被良友便利收购。
经过数年的市场竞争,到2000年,上海的便利店公司从20家归并至5家,出现了联华便利、良友、可的、梅林正广和、华联罗森“五虎争雄”的局面。
参考资料:
1. 王欣,《本市喜添“便利店”》,新民晚报,1993年05月03日。
2. 陈启甸,《小商品连锁便利店应运而生》,解放日报,1993年07月10日。
3. 黄强,《黄浦区新开廿二家便利店》,解放日报,1993年12月23日。
4. 沈国芳,《粮油店改建成便利连锁店 拆零供应细小商品受欢迎》,解放日报,1993年12月05日。
5. 顾国建、邱源昶,《上海已进入便利店规模发展期》,文汇报,1997年10月10日。
6. 萧美瑾,《粮食便利店如今陷入困境》,新民晚报,1997年06月09日。
7. 王崇、黄维,《上海总部负责人首次透露 百式在上海一直没赢利》,新闻晨报,1999年05月04日。
8. 傅贤伟,《上海便利店“五虎争雄”》,解放日报,2000年07月26日。
9. 杨燕青,《连锁便利店 市民得便利》,解放日报,1998年12月24日。
10. 季颖,《申城便利店相煎莫太急》,新民晚报,2002年03月25日。
11. 吴卫群、陈杰,《百米内不能有两家便利店》,解放日报,2002年07月02日。
12. 钱鑫,《便利店扎堆开“选址公约”遭拒绝 前辈“守”新锐“抢”》,新闻晨报,2002年07月09日。
13. 纪录片《上海便利店之争》(捕捉13亿人的欲望 中国超市之战),日本NHK,2005年。
14. 周凯,《便利店百家争鸣酿变局》,解放日报,2005年02月26日。
15. 王越,《假如非要离开上海,我只想带走一间便利店》,DT财经,2017年09月25日。
16. 卢杉、张偲,《每3192人拥有一家店 未来上海便利店的机会在哪儿?》,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7月31日。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