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3万余居民一半都是“老外”,上海这个涉外社区怎样做好疫情防控?
 
2020-2-27 23:08:18
摘要:今年同样也是真理子来到上海定居的第20年,曾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她说,这次疫情让她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坚定的信念,“相信疫情过后一定会有阳光灿烂。”

在上海有这样一个居民区:3.3万常住居民中,境外人士有1.65万人,并且来自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期间,这样一个每两个居民中就有一位境外人士的社区,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沟通机制的流畅、处置办法的高效、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社区治理的积累,都面临着考验。

作为上海境外人士居住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长宁区的多个涉外居民区在此次疫情中便成为了这样一批特殊的“考生”。记者走进其中两个代表,看看这些“老外”密集的社区,如何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一二三四”让中外居民都“明明白白”

“您好,麻烦先伸一下手腕,测一下体温。”“本地户籍可以扫一下‘随申码’,非本地户籍可以扫旁边的‘虹桥在地居民登记表’,外国人用护照登记就行。”

2月27日下午,记者在古北国际花园的小区门口,被站立在寒风中的荣华居民区干事王力“拦”住了去路。返沪复工高峰开始后,王力和同事们就每天轮班在小区门口值守,指导进入小区的居民、访客扫码进行登记。

王力负责值守的古北国际花园境外人士约750余人,占小区居民总数的1/3,其中日韩人士超过半数,因此会中英韩三国语言的王力,就担负起为这里的外籍居民讲解回沪登记流程、居家观察要求、介绍居民区服务的重任。

“其实流程不复杂,用‘一二三四’就能概括。”王力所说的“一二三四”,指的是“一测、二看、三问、四登记”。“一测”即无论居民还是访客,进入小区都要测量手腕体温。“二看”即查看小区出入证或“随申码”。“三问”指的是“从哪里来、是否来自重点地区、身体状况如何”这三项“灵魂叩问”。“四登记”自然是指回沪人员主动向小区物业或荣华居委会进行登记。

“融情卡片”指导外籍居民尽快了解上海防疫措施

不过,涉外居民区,语言沟通是社区工作的“第一要务”。在疫情特殊时期,防疫信息的快速准确传达,更关乎防疫举措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为此,荣华居民区在“四”这个数字上再进行了“深加工”,借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时的经验做法,将社区里每一项涉及全体居民,尤其是外籍居民的疫情举措、政策都采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发布。

王力的工作桌面前摆放了一排蓝色的小卡片,每一张卡片均由一面中文告示和一面外文告示组成。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介绍,这是疫情期间居民区新制作的“融情卡片”,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简洁明了地告知返沪居民需要主动配合登记、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观察,并附上了小区物业和居委会的电话。“相比挨家挨户上门,提供一张小卡片让居民带回家贴在冰箱上,或者一家人传阅一下,比面对面告知或是微信通知更容易让人记住,大家进入小区时抽取自己熟悉的语言就行。”

荣华居民区每栋居民楼内都张贴了多语种的疫情防控宣传内容

在古北国际花园11号居民楼,走道墙上张贴的的一组语言各异的告知单也显示出国际社区的特色。“这四张是街道对回沪人员信息登记的告知书,下面这些是新冠肺炎的预防告知,这些都是四种语言。”荣华居民区新上任的党总支书记秦怡雯介绍,由于整个居民区日韩人士占比达45%,一些专业的政策和措施如果仅用英文解释,存在中译英再英译日/韩两道关卡,容易有措辞不准确甚至产生歧义的可能,因此“四国语言”就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精准传递信息的重要一环。


“三驾马车”疫情到来跑得更稳健

居民区干事张贴四国语言的告知书

“确实很久没休息了,你看,我们现在都随身都带着含片。”疫情期间,居委干部们“连轴转”成为常态。记者采访时,盛弘抓紧时间塞了一片咽喉含片,不一会她又要到下一个小区查看疫情防控情况。企业陆续复工后,居民区内境外人员回沪数量有所增加,仅靠居委会操持所有42个小区的防疫工作,显然力不从心。“‘三驾马车’到底稳不稳,靠不靠谱,这次就检验出来了。”

在古北国际花园物业管理处,记者在接待台看到了四本整齐摆放着的登记册,分别为日韩住户明细、家政人员信息登记、韩国回沪健康管理、健康状态信息登记等四册,对小区每户居民的姓名、住址、证件、联系方式、居住类型、回沪日期和家庭人员数都进行了统计。其中,物业工作人员专门用粉色荧光笔标注了需要进行14天居家观察的居民,让每一个来轮班的工作人员及时关注该户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

古北国际花园物业管理处

“居民信息居委会很早就让我们排摸清楚了,这次疫情发生我们的人员登记就很成熟,也说明平时练好‘内功’的重要性。”古北国际花园物业经理朱丽花告诉记者。

在程家桥街道君悦花园小区,负责小区管理的上海金晨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王剑的手机中,有4个微信区在疫情到来后就长期置顶:居民区物业经理群;南龚居委群;街道2020防疫群;街道房办微信群。而与她沟通最多的人,自然是南龚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桦。

“跟普通小区里居民有问题先找居委会不同,涉外居民区里大家都习惯先找物业,物业再把问题报给居委会。”是居民们“信不过”居委干部吗?自然不是。张桦告诉记者,外籍居民从文化背景上更习惯先找专业机构,因此,小区物业就成为沟通居民和居委会的重要一环,也是让“三驾马车”跑得更稳的关键。

外籍常驻居民进行口罩购买登记

2月上旬,来自宋庆龄幼儿园的外籍教师安东尼·安德鲁斯与妻子钟玮雯准备从澳大利亚返沪前,向王剑发了一条咨询短信:“我们现在可以回上海吗?回来后需要在家呆14天吗?”得到了两个肯定回复后,2月10日晚9时,安德鲁斯二人开车回到了君悦小区的家中,但就在小区门口,车辆被门前值守的保安“拦住去路”。

“对不起,你们需要先登记,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小区,二维码在这里。”安德鲁斯尼告诉记者,相较春节离开上海时,回沪后上海的疫情防控举措让他大为惊讶。“更严格,因为登记信息更详细了,但是也更方便,因为什么事扫一扫二维码基本都能解决。”

君悦花园小区1/4居民为境外人士,不少航空公司外籍飞行员、国际学校教师居住在此

君悦花园小区门口,保安要负责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监督新到访客出示随申码或进行登记,引导外卖和快递小哥规范放置货品,监督进出小区车辆,及时向物业和居委会上报异常情况……

物业向外籍居民告知口罩购买登记事项


外籍居民主动当起志愿者

“你好,我是你的邻居,我姓文,我也是韩国人。”今年是家住古北国际花园的文先生从韩国到上海定居的第20年。在一家韩国贸易企业任职的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荣华居民区的居民志愿者。

疫情期间,由于一些防疫要求表述非常专业,中文流利的他成了居委会和物业的“御用顾问”。尤其在与新入住的韩国居民沟通时,遇到对方中文尚不流利,交流出现“卡壳”时,文先生就“挺身而出”,向对方耐心解释上海疫情防控的举措。

居民区干事为回沪居民进行登记

“大家最关心回来后是否要隔离观察,观察期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向韩国邻居们翻译政策,比如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回到上海后要主动向居委会或者物业登记,建议居家观察14天复工,这些都是文先生需要帮助邻居们解释的内容。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我要帮助大家分清什么是官方消息,什么是谣传,让大家不要慌张。”

小区物业经理朱丽花告诉记者,作为同胞,文先生的措辞会让小区里的韩国居民感到更加亲切,沟通效果也更好。事实上,让“老外”帮助“老外”的做法在荣华居民区早已有之。今年春节期间,来自日本的居民菅沼真理子回国期间得知中国疫情,回到上海后她带着一包日本家庭常用的消毒药片来到居委会,免费提供给社区使用。为了方便社区工作者正确使用,她还贴心地自制了中文版的使用说明。在翻译日语告知书时,真理子则与盛弘多次开会讨论,力求让防疫举措的表达更精准。

今年同样也是真理子来到上海定居的第20年,曾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她说,这次疫情让她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坚定的信念,“相信疫情过后一定会有阳光灿烂。”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