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东起常德路,西至长宁路,全长2775米,跨静安、长宁两区,位于上海市区的西部。
1911年,工部局越界填浜筑路,以当时著名园林“愚园”命名,沿路多公寓和新式里弄住宅、商店。
现在的愚园路,靠近静安寺那头更多显现的是繁华与人声鼎沸,越往西走,虽说是闹市区却显得宁静。严家花园、涌泉里、钱学森旧居、愚园路864号花园住宅、长宁区少年宫……每一个深宅大院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小红(ID:hszs1921)带大家走进其中一条名叫亨昌里的弄堂。这里曾经诞生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阵地和战斗机关,一起听一听其中的故事——
90多年前,一群20多岁的年轻共产党人聚集到了这里。1927年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杂志在上海创刊,编辑部就设在愚园路亨昌里418号,即今天的愚园路1376弄34号。
正是在这栋西式民宅里,诞生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阵地和战斗机关。
如今,这栋小楼已成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向市民免费开放参观。小红没有想到,在这栋小小的弄堂建筑里,保存了那么多有关长宁区革命历史的故事。
1922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上海创刊,1927年被迫停刊。1927年“八七”会议后,曾负责编辑《新青年》《向导》等刊物的瞿秋白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并领导建立中共上海组织的工作。
恢复《向导》就是其中一项。然而,担负恢复工作的郑超麟经调查后认为,恢复《向导》已无法实现。瞿秋白等中央领导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出版一种新的中央机关报代替《向导》。
“工人区待不下去,我们就从静安寺开始,一条一条马路走,最终找到了这里。”郑超麟后来回忆,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位于今天上海虹口和老闸北一带的工人区不再安全,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必须迅速找到新的革命据点。于是,郑超麟和同志们将目光投向了当时被英、法两国管理的上海西区,那里不受国民党政府直接管制,华人能够在此创办报刊和出版机构。最终,郑超麟锁定了愚园路亨昌里418号一栋民宅。
在白色恐怖时期,中国共产党急需一个全新的舆论宣传阵地,为正处于革命转折关头的共产党人指引方向。
1927年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组成编委会,瞿秋白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主持工作,郑超麟常住编辑部。
△瞿秋白蓝色长衫的复制件
不仅杂志的五任编委主任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沈泽民和张闻天均为中央领导人,杂志的编撰群体也都大有来头。比如博古曾使用笔名“伯虎”,陈独秀曾使用笔名“撒翁”,周恩来曾使用笔名“恩来”为杂志撰文。瞿秋白在1927年10月至1928年6月不到一年间,主编了23期杂志,发表文章53篇。陈独秀则为“寸铁”栏目撰文,总计153篇。
△《布尔塞维克》第一期书影(图片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初刊时,《布尔塞维克》定为周刊,随后逐步改为月刊、双月刊,直至不定时期刊,但每期均保持在3万字左右。
《布尔塞维克》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主要刊登党中央的一些重要决议、指示和文件;探讨与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路线、策略问题等;并以大量篇幅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革命运动。
毛泽东在1929年11月28日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就曾要求中央寄送《布尔塞维克》杂志等刊物:“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急进行教育。除请中央将党内出版物(布报,《红旗》,《列宁主义概论》,《俄国革命运动史》等,我们一点都未得到)寄来外,另请购书一批……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事小弃置。”
然而,随着国民党邮件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布尔塞维克》不得不开始伪装封面出版,曾先后以《少女怀春》《新时期教授国语书》《金贵银贱之研究》《中国古史考》《平民》《经济月刊》等封面做掩护出版。1932年7月,杂志第5卷第1期以《虹》为伪装封面出版,成为《布尔塞维克》的绝唱。
继续前行,小红在发现墙上挂着一幅楼房外景照片,照片中的是位于亨昌里以东约200米处马路对面的路易·艾黎故居。
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位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为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和新中国经济建设以及中新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庆龄对路易·艾黎的评价
而后,隔壁墙上的图片把小红带向1947年。那一年,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作为中共中央的派驻机关,中共中央上海局在解放战争初期全面领导上海地区的地下斗争,同时管辖长江流域、西南各省以及平津地区一部分党的组织和工作,必要时还领导香港分局。
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设在长宁区江苏路永乐村21号(今江苏路389弄21号)。
△图为当时中共中央上海局的主要负责同志
△中共中央电文
△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下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在中共中央上海局的领导下,省吾中学的学生们也参与编印了进步报刊。
△《学生报》
△《新华通讯》
△省吾中学的史地老师董思林接受地下党的任务,创办了进步刊物《中学时代》,对中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
扶着楼梯缓步上行,两间摆放整齐的卧室映入眼帘。
△北卧室房间全景图
靠北的那间,原为《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起居间。1928年,罗亦农也曾在此居住,4月15日,罗亦农离开编辑部前往戈登路(今江宁路)党中央另一机关时,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这里遂成为罗亦农最后的住处。
隔壁带阳台的房间是中央出版局长编辑部常务编委的卧室兼书房,也是编委会经常开会讨论问题的地方,房间内陈设为当年原样。
△房间全景图
△上图为从阳台角度拍摄的卧室
△《布尔塞维克》第十五期登载消息,报道了毛泽东和袁文才率领农军取得胜利的消息
△《布尔塞维克》第二十六期载文《八七会议后一年来的中国革命》
据陈列馆相关人士介绍,陈列馆已经在2019年10月正式成为第七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与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展开共建联建,还是省吾中学、愚园路第一小学、江苏路第五小学等周边中小学固定的德育课课外教学点,致力于让正处在人生上升期的当代中国青年,感受90多年前年轻共产党人的精神。 场馆名称: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暨《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1376弄34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9:00-11:00,下午1:00-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