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老城厢的“两处文庙”究竟是哪两处?曾经热闹的“旧书市场”是什么的场景?
近日,一则“上海文庙即将与大家暂别”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刷了屏,上海文庙将在今年启动改扩建工程,出于施工期间安全因素考虑,文庙旧书集市将暂停对外开放。不少朋友表示出恋恋不舍之情的同时,也对于文庙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上海老城厢的“两处文庙”究竟是哪两处?曾经热闹的“旧书市场”是什么的场景?
一提及“上海文庙”,熟悉上海老城厢的朋友脑海中首先迸现的就是位于文庙路的文庙,其实这所文庙是在19世纪50年代时从别处迁址过来的,而在此之前的文庙也有颇多历史可寻。
文庙路与学宫街
梦花街
文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故也被称为“孔庙”或“夫子庙”,在以前,文庙往往是地方上最高学府以及教育领导机构的代名词,在府、县、镇各级地方一般都会设立属于各自“行政区”内的文庙。
上海最早有关文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据记载,上海士绅唐时措、唐时拱昆仲出资建造了供孔子像的梓潼宫,并建造了一个“古修堂”教授学生,这里成为了当时上海的“镇学”。元代至元年间上海设县后,原“镇学”改为“县学”,从此,上海的文庙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多次重建与扩建下,至清代前中期时,文庙达到鼎盛。
当时,上海的文庙位于哪里呢?据顾延培所著的《漫话上海文庙》记载: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成宗宣旨崇儒祀孔。知县周汝楫改镇学为县学,并令县署教谕于县署东首营建文庙,地址在县署东首,今聚奎街附近。元至大三年(1310年),廉访佥司吴彦升巡视上海,嫌文庙简陋。邑士瞿廷发获准出资得官田15亩,于县治西建筑新文庙,地址在淘沙场。元延祐元年(1314年),县丞王珪又将文庙迁回县治东。迂回后,庙制比前增大,并开挖了天光云影池,地址在今四牌楼(路),学院路转角处……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基本确定,在迁址至现文庙路前的“上海文庙”大致位于现在老城厢中的四牌楼路、学院路一带。而就在与当时的文庙近在咫尺的地方,还有上海知县的“办公场所”—县衙,方位大致在现学院路以北、三牌楼路与四牌楼路之间,后来在这一带留下的几条以“县”字为路名的小路,就是当年县衙曾经设立于此最好的见证。
熟悉上海老城厢路名的朋友都知道,老城厢中的不少路名都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掌故在里面,那么,聚奎街、三牌楼、四牌楼这三条道路有着怎样的历史起源?说起来与曾位于这一片的旧文庙有着不小的关联。
聚奎街
首先说“聚奎街”,游览过现文庙的读者们知道,在文庙的东南角有一幢“魁星阁”。“魁星阁”实则在旧文庙时期也存在过。“奎星”也称“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书《初学记》中有云,“奎主文章”,也就是说,“奎星”是一个“主宰文化人”的星宿,故而民间也常会把“奎星”称之为“文曲星”,这星宿自然也会在文庙中得到倍加推崇,故而“魁星阁”也就在文庙中拔地而起了。如今我们依然能看到的这条“聚奎街”,大约就位于原来旧文庙中“魁星阁”所在的位置。
魁星阁
其次是“四牌楼”,这个地名得名于在这里曾经建过的四座牌楼,据《上海掌故辞典》所述:(旧)文庙的正门至大成殿的甬道上,曾有宣化坊(原名“宣教坊”)、崇礼坊(原名“惠政坊”)、泽民坊、集庆坊(原名“集议坊”)四座学宫牌坊。显而易见,这“四牌楼”也与旧文庙存在有极大的关联。
四牌楼路
再次,这个“三牌楼”地名虽说与旧文庙的关联不大,但这个地名得名于曾经在这里有过的昼锦坊、应奎坊、清显坊三座牌楼,如今我们在这一带依然能够看到一条名为“昼锦”的道路,其来源可能就与这三牌楼中的“昼锦坊”有关。
三牌楼路
昼锦路
旧文庙在经过1853-1855年小刀会起义的烽火后迁址至现文庙路进行重建,迁址重建后的文庙历经岁月磨砺以及多次重修后,现有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殿、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据说在接下来的大修中还将恢复现已消逝的伴池、石桥等。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8月8日,当时的文庙内还举行过国民救亡歌咏协会成立大会暨救亡歌咏大会,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孟波、麦新等人用音乐的力量号召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军队的侵略,场面甚是感人。
文庙大成殿
文庙明伦堂
文庙尊经阁
文庙崇圣祠
文庙魁星阁
对“爱书人”而言,周日文庙的“旧书市场”带给他们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这个诞生并成形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集市”,是那些年书贩与书友“你争我夺”“斗智斗勇”的舞台。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资深书友”这样描述当年鼎盛时的情形:书市尚未开始,文庙门前热情的书友们早已翘首以待、摩拳擦掌,与其说去“购书”,不如说去“抢书”。随着书市的开启,等候已久的书友们随着书贩的出摊蜂拥而上,围成一个个圈子,一时间报价声、还价声不绝于耳。在文庙旧书市场中若想满意而归,比的不止眼力与脑力,体力、耐力、脚力等也是不容或缺的。
日渐冷清的文庙旧书市场
因当年文庙“旧书市场”盛况空前,故而在文庙路西侧的方斜支路上还曾经一度出现过一个被戏称为“鬼市”的旧书小市场。“鬼市”摊主们为在书市中占得一席之地,半夜两三点就开始在这里摆摊,“闻风而来”的书友们凭借着手电筒、照明灯等微弱光线,在书海中寻找着他们“心仪的对象”……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书逐步开始成为许多人阅读时的首选,文庙书市的人流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往日喧嚣热闹的场面一去不返,文庙书市及其周边街区在未来究竟会呈现出怎样一副景象,我们静待这次大修后答案的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