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2020人工智能与长三角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年会”上,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宣布正式成立。联盟将联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场景、数据、人才、政策等资源,营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生态环境。
据介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势必将有机联结在一起,发展资源得到融合,实现“3+1>4”的效应。在“人工智能与长三角协同创新”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三省一市相关专家、企业和联盟组织代表共商长三角人工智能联动发展方案,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共同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营造协同化的智能生态环境、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如何实现跨区域赋能
从2017年起,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加快”、“加强”到“深化”,被确定为引领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经历了初期的摸索后,人工智能产业已日渐成熟,逐渐显现出细产业分工的态势,“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带动相关行业智能化转型。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同样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高质量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就被提上了议程,作为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一体化成为必然。
优化载体: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再加速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是本市人工智能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人工智能产业探索的新举措。在2019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市经信委发布了“行动方案”,将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纳入全市人工智能“4+X创新融合载体”。这块“试验田”要怎么耕?
闵行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宇剑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闵行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闵行区已规划布局了“一区、一带、多载体”的产业发展布局,其中的“一区”即指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据介绍,试验区位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毗邻上海交大、华师大两所985高校,周边还有零号湾国家双创基地、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科创资源;北有莘庄工业区,南嵌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基础扎实。试验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标准建设,做到既有集中度、显示度,也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打响区域特色产业品牌。根据规划,未来试验区将形成融“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于一体的产城共生家园,引爆区域发展,形成AI发展高地。“三步走”规划:到2021年关注场景搭建,培育优势企业;到2024年聚焦体系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到2028年产城深度融合,成为实践高地。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发挥平台优势
2019年4月,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发起成立。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300余家,涵盖了本市人工智能科研、企业、应用、园区等各类单位。打造了“人工智能顶级赛事、孵化加速空间、人才技能培训平台、专业高端论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在今天举行的论坛上,联盟围绕AI赋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等三大重点领域,召开了专题闭门研讨会,邀请了相关领域主要场景应用单位,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对城市管理智能化趋势、医疗图像智能识别和辅助诊断、金融风控和反欺诈等具体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论坛同时宣布,2020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正式启动,今年大赛将延续行业场景应用赛,重点吸引医疗、金融、教育领域的AI项目,同时新设了首个倡导“AI向善”的解决方案赛。2020的大赛也将初次针对青少年人群推出专项赛事,培育未来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