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灵活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灵活就业仍然存在组织分散、管理主体不明确、保障相对缺乏等问题,特别是在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中,问题更加突出,对此,各级工会通过顶层设计、上下通力,从经费支持、政策引导、服务配套等方面,给他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工会之家。
创新经费使用政策,扩大工会服务覆盖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真正运作起来的一项重要保障,如何让工会经费能够切实使用到灵活就业及农民工群体身上,市总工会依据2018年下发的《关于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关于落实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他们的工会经费使用做出细致安排。2019年以来,已助力6万灵活就业群体参与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
市总工会不断创新做法,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工会宣传阵地、工会会员主题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召开部分区总分管主席、部分街镇专职工会副主席座谈会,听取文件修订后灵活就业群体会员项目经费实施推进的方案和进展,并针对大家关注的修订部分做深入交流。同时,市总工会及时调整了拨款形式,一改以往由市总工会将经费下拨至区总再下拨街镇的做法,直接将经费由市总工会下拨至各街镇总工会,省去区总环节,提升拨款的速度。在经费使用方面,各街镇总工会严格按照工会经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求,根据会员特点,对经费做出了精密细致的安排,为会员增一份保障,暖一群人心。
灵活就业群体分散性高、流动性强,他们的入会流程与一般职工本就不同,经费特有的福利发放方式也激发了基层工会在工作上的创新。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根据灵活就业群体会员的特点,制订了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工会的规范操作说明;杨浦区总工会依托医养照护行业工会,结合护工护理员工作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微摄影、沪语、烘焙、照护证等培训;徐汇区康健街道总工会面向灵活就业群体会员,提供农民工免费体检、女职工“两病筛查”,确保专项经费能用、够用、用好。
创新入会平台,借助资源优势
2019年年初,上海市总工会在江南造船召开“稳就业促发展,加快农民工队伍建设推进会”,拉开了工会组织对于灵活就业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建会入会工作的序幕。
今年,市总工会继续以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八大群体等新型就业人群建会和职工入会。在属地建会的基础上,浦东、徐汇、长宁等区成立了家政服务,杨浦区成立了医养照护,徐汇区成立了房产中介,为发挥条块各自优势服务职工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而市医务工会与相关区总、街道总工会也共同筹备市级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护工)行业工会,宝山区正在筹备家政护工行业工会联合会。
在劳务派遣工、项目外包工集聚的船舶、城市服务、建筑等重点行业,市总工会推动区域和行业联动,推进劳务单位建会。崇明区总工会、长兴镇总工会便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以及岛上的大型企业通过工作联动、机制联创,推进外包单位建会和劳务工入会,做实“二次覆盖”。
在外卖、快递物流总部聚集的普陀区、青浦区等重点区内,市总工会依托平台公司上海总部,逐步建立工会组织。青浦区聚集了全国近60%的品牌快递企业的全国总部和区域总部,建立了上海市第一家区级层面的快递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普陀区依托“饿了么”公司总部在骑手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了全国首家网约送餐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为全市推进平台公司建会积累了经验。
而国有企业,无疑也是进一步打通工会组织与灵活就业者、农民工人群的有效载体。为此,市总工会注重发挥国企党政力量强、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党建带动工建,推动国企和其下属企业推动组建行业工会工作。除此之外,还推动劳务单位建会、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加强相关制度机制的建设工作。
对于一些人员分散、流动性大且就业方式多样的职工,市总制定下发《关于企业体制外入会办法》,依托联合工会、综合分工会作为职工入会的“蓄水池”,办理会员卡、开展会员服务活动,激发职工自愿入会的积极性,通过小二级工会实现企业外先入会,做好会员满25人的企业单独建会工作,破解“入会无门”、“无人服务”的难题。
另外,借助申工社APP开辟网上入会新渠道,着力搭建职工开放、便捷、通畅的入会新平台,让职工指尖入会更便利、更快捷。截至2019年11月底,申工社APP“我要入会”栏目共收到在线入会申请2.62万人,其中1.79万人已加入工会,占比70%。
暖心服务,提升归属感获得感
既然有工会组织,那么他们的需求自然由工会组织时时关注。2019年,市总工会依托实事项目服务机制,通过办理会员服务卡,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活动和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八大群体职工及农民工的多元多样需求,增强了工会的吸引力。同时,大力实施职工技能晋级、发明创造、高师带徒等奖励、疗休养和体检补贴等会员服务实事项目,增强职工入会的获得感。
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提供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帮困送温暖、劳动保护、会员活动等服务,积极推进灵活就业人群入会和服务工作。随着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推进,用好用足“灵活就业群体”项目经费政策,进一步促进基层推动灵活就业群体建会入会,让会员得到了更多的“红利”,大大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2019年,截至11月底,全市共吸纳灵活就业群体会员10.03万人(按交足120元/人),下拨配套资金2107.6万元(含市财政配套资金),保障灵活就业职工入会服务资金,增强职工入会积极性。为弥补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缺失,切实提高会员抵御和防范疾病、意外风险的能力,市总工会设立《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该项目是市总工会2019年实事项目,为符合参保条件的10万名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提供一份价值80元为期一年的保障,费用通过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补贴。
2018年,市总工会首次承接了市政府实事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建设,进一步切实解决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交警辅警等户外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饮水、休息等实际问题,建立了1003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为户外职工提供饮水供给、避暑取暖、手机充电、盥洗休息等服务,为户外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在年终市政府实事项目满意度评议中,该项目在31个实事项目中排名第一,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19年,巩固完善原有1003家站点,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同时,9月底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即升级改造200家、新增206家站点,使户外职工更加感受到“娘家人”对他们的真切关怀。
而在对于农民工的精准帮扶中,市总工会进一步构建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打造职工服务站点等实体化服务阵地,逐步推动农民工均等享受相应的文化服务待遇,开展农民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通过“公益乐学”“文化大篷车”等各种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劳动时评
用组织魅力发挥稳就业“引擎”功效
灵活就业形式的大量出现,与新经济的发展及其用工特点息息相关。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成为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青睐的就业方式。不同于父辈们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中低端就业模式,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更具备拥抱新事物的“脑子”。
灵活就业形态的共性主要在于工作时间的“灵活”,既包括传统的自雇、自主就业、临时就业,也包括新型的多重就业、平台就业等,但与之相对应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工作时间和性质的“灵活”,群体组织管理意识较弱、归属感不强、权益缺少有力保障。
直击灵活就业群体痛点,需要建立完善的对应制度,然而,制度建设非一日之功,在此之前,为他们提供一个符合需求的群众组织更为现实:有一笔专属于他们使用的经费,有一套专为他们设计的服务,有一群专为他们权益奔走的工会干部……组织归属感、职业荣誉感就这么一点一滴积聚而成,许多潜藏的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化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通过大力支持灵活就业等措施,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反观过去的一年,各级工会所做的,正是为这一群人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就业创业环境,让工会组织的魅力推动灵活就业这个稳就业的“引擎”功效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