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彭浦新村街道保平小区试点智能识别装置,阻止电瓶车上楼充电
 
2019-12-11 16:16:03

  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感应板安装在电梯入口处。 

  小区地下车库不仅不收费,还加装了充电插座、喷淋等设施。本版图片/见习记者陈泉

  为了治理电瓶车上楼充电的乱象,静安区保德路831弄的保平小区引进了一项新技术——如果有居民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将停止运行,并且发出提示音,提醒居民将电瓶车推出电梯。

  这项新技术试运行后,不少居民表示支持,电瓶车无法上楼,不仅让楼道变得更加宽敞,不会堵塞逃生通道。更重要的是,居民们再也不必担心电瓶车因为充电而引发火灾。

  但是,居民们发现,这项新技术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误判,导致电梯不能使用。

  “好几辆车一起充电,看着都怕”

  “楼道里不好给电瓶车充电的。”在保平小区,物业经理陈先生每天都要在楼道里巡逻几趟,只要看见谁家门口停着电瓶车,并且处于充电状态,他就会上门提醒,让居民把电瓶车推到地下车库。

  保平小区总共有5栋高楼,每栋楼住着104户居民。近年来,不少居民为了图方便,常常将电瓶车推进电梯带上楼,在楼道里充电。

  为了治理这种极具安全隐患的乱象,小区居委会、物业动用了很多人力,每看见一户,就劝阻一户。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只要没人盯着,楼道里很快又停满了电瓶车。

  对此,不少居民怨声载道。住在3号楼的李大爷认为,楼道里的公用面积都是大家付费买来的,如果个别人占用楼道停放电瓶车,会对其他居民的出行造成困扰。除此之外,电瓶车在楼道充电,还很可能引发火灾,一旦起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时候楼道里好几辆车一起充电,看着都怕。”李大爷一边摇头一边说,有的居民即使知道电瓶车在楼道里充电的隐患,但是仍然抱有侥幸心理。

  电瓶车进入轿厢,电梯将停止运行

  为了鼓励居民们将电瓶车停进地下车库,小区物业还取消了停车费。

  保平小区每栋楼都配有一个地下车库,可容纳90辆非机动车停放。原本电瓶车每月需缴纳15元停车费,自行车每月7元。如今,不仅停车不要钱,每个车库里还加装了50个充电插座,投币1元可以充电5小时。

  “我们在每个车位上方都安装了喷淋,车库内还装有监控。”陈经理说,即便配套设施很完善,但是部分居民仍然坚持在楼道里充电,因为那样更便宜、更方便。

  小区居委会和物业人员曾探讨过,是否要在电梯内加装座椅、横杆等物品,以此来阻止电瓶车上楼,但是对居民来说,座椅、横杆必将占用电梯空间,在早晚出行高峰期不方便,因此该方案最终被否决。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杜绝电瓶车上楼充电的现象,保平小区3号楼被彭浦新村街道选为试点,就“是否安装感应器阻止电瓶车上楼”展开了意见征询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意见收集,整栋楼104户居民中,有96户居民同意安装感应器,2户居民有异议,还有6户没能联系上。

  为了遵循大多数居民的意愿,8月24日,小区3号楼开始安装“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

  如今,居民如果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将发出提示音:“消防条例规定,电梯禁止电动车上楼,请电动车立即退出”,同时,电梯也会停止运行,直到居民将电瓶车推出电梯轿厢。

  “心里踏实多了。”3号楼的一个居民告诉记者,如今楼道里很难再看见电瓶车了,不仅楼道宽了,也不必再担心电瓶车在楼里充电起火了。

  “以前楼道里几乎停满了电瓶车,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张女士说,管理人员不可能24小时监控着楼道,但是有了感应装置后,可以有效阻止居民把电瓶车推上楼充电。

  感应装置偶尔会出现漏判误判

  据负责维护“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的杨先生介绍,该装置是安装在电梯入口处一块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感应板,其原理是通过感应经过物体的重量、形状以及是否为金属,进而判断该物体是不是电瓶车:如果判断是电瓶车,那么感应器将控制电梯暂时停止运营。

  在感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重力感应带,如果经过的物体大于25公斤,且是单轮胎经过,那么可以初步判定为电瓶车。此外,感应板的底部还装有磁感应装置,一旦识别到金属,也会进一步确认经过物体为电瓶车。

  如果是居民带着轮椅或者行李箱进电梯,那么感应板则会识别出经过物体为双轮,不会触发警报。

  “但有时候我什么也没带,警报也会响。”一名居民告诉记者,其实感应装置并不能百分百识别成功,偶尔也会出现误判。

  12月10日,记者来到保平小区3号楼,该楼2部电梯均已安装感应装置,经过测试记者发现,当电瓶车推进电梯时,其中一部电梯识别的成功率较高,电瓶车数次进出都能识别。然而,另一部电梯则会出现漏判的情况,电瓶车进入电梯后,不能保证每次都停止运行。

  “这部电梯的感应板灵敏度可能比较低。”杨先生表示,为了降低感应板将其他物品错认为电瓶车的概率,他们会适当降低感应板的灵敏度,但这样也有可能导致漏判或者误判,最终灵敏度究竟该定为多少,还需要多次调试。

  杨先生坦言,对于自行车或者其他带有金属的物体,感应板仍有可能触发警报,而警报发出的声音,他们会适当调轻,尽量不影响居民休息。

  今后,杨先生将为有需要的居民配备一个控制按钮,如果感应板出现误判,居民可以手动取消警报,使电梯正常运行。

  目前,“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还处于试行阶段,保平小区作为彭浦新村街道内的第一个试验点,这套新技术的去与留,以及是否会在小区其他居民楼或者其他小区推广,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以及这套装置的进一步完善。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