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感应板安装在电梯入口处。
小区地下车库不仅不收费,还加装了充电插座、喷淋等设施。本版图片/见习记者陈泉
为了治理电瓶车上楼充电的乱象,静安区保德路831弄的保平小区引进了一项新技术——如果有居民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将停止运行,并且发出提示音,提醒居民将电瓶车推出电梯。
这项新技术试运行后,不少居民表示支持,电瓶车无法上楼,不仅让楼道变得更加宽敞,不会堵塞逃生通道。更重要的是,居民们再也不必担心电瓶车因为充电而引发火灾。
但是,居民们发现,这项新技术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误判,导致电梯不能使用。
“好几辆车一起充电,看着都怕”
“楼道里不好给电瓶车充电的。”在保平小区,物业经理陈先生每天都要在楼道里巡逻几趟,只要看见谁家门口停着电瓶车,并且处于充电状态,他就会上门提醒,让居民把电瓶车推到地下车库。
保平小区总共有5栋高楼,每栋楼住着104户居民。近年来,不少居民为了图方便,常常将电瓶车推进电梯带上楼,在楼道里充电。
为了治理这种极具安全隐患的乱象,小区居委会、物业动用了很多人力,每看见一户,就劝阻一户。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只要没人盯着,楼道里很快又停满了电瓶车。
对此,不少居民怨声载道。住在3号楼的李大爷认为,楼道里的公用面积都是大家付费买来的,如果个别人占用楼道停放电瓶车,会对其他居民的出行造成困扰。除此之外,电瓶车在楼道充电,还很可能引发火灾,一旦起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时候楼道里好几辆车一起充电,看着都怕。”李大爷一边摇头一边说,有的居民即使知道电瓶车在楼道里充电的隐患,但是仍然抱有侥幸心理。
电瓶车进入轿厢,电梯将停止运行
为了鼓励居民们将电瓶车停进地下车库,小区物业还取消了停车费。
保平小区每栋楼都配有一个地下车库,可容纳90辆非机动车停放。原本电瓶车每月需缴纳15元停车费,自行车每月7元。如今,不仅停车不要钱,每个车库里还加装了50个充电插座,投币1元可以充电5小时。
“我们在每个车位上方都安装了喷淋,车库内还装有监控。”陈经理说,即便配套设施很完善,但是部分居民仍然坚持在楼道里充电,因为那样更便宜、更方便。
小区居委会和物业人员曾探讨过,是否要在电梯内加装座椅、横杆等物品,以此来阻止电瓶车上楼,但是对居民来说,座椅、横杆必将占用电梯空间,在早晚出行高峰期不方便,因此该方案最终被否决。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杜绝电瓶车上楼充电的现象,保平小区3号楼被彭浦新村街道选为试点,就“是否安装感应器阻止电瓶车上楼”展开了意见征询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意见收集,整栋楼104户居民中,有96户居民同意安装感应器,2户居民有异议,还有6户没能联系上。
为了遵循大多数居民的意愿,8月24日,小区3号楼开始安装“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
如今,居民如果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将发出提示音:“消防条例规定,电梯禁止电动车上楼,请电动车立即退出”,同时,电梯也会停止运行,直到居民将电瓶车推出电梯轿厢。
“心里踏实多了。”3号楼的一个居民告诉记者,如今楼道里很难再看见电瓶车了,不仅楼道宽了,也不必再担心电瓶车在楼里充电起火了。
“以前楼道里几乎停满了电瓶车,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张女士说,管理人员不可能24小时监控着楼道,但是有了感应装置后,可以有效阻止居民把电瓶车推上楼充电。
感应装置偶尔会出现漏判误判
据负责维护“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的杨先生介绍,该装置是安装在电梯入口处一块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感应板,其原理是通过感应经过物体的重量、形状以及是否为金属,进而判断该物体是不是电瓶车:如果判断是电瓶车,那么感应器将控制电梯暂时停止运营。
在感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重力感应带,如果经过的物体大于25公斤,且是单轮胎经过,那么可以初步判定为电瓶车。此外,感应板的底部还装有磁感应装置,一旦识别到金属,也会进一步确认经过物体为电瓶车。
如果是居民带着轮椅或者行李箱进电梯,那么感应板则会识别出经过物体为双轮,不会触发警报。
“但有时候我什么也没带,警报也会响。”一名居民告诉记者,其实感应装置并不能百分百识别成功,偶尔也会出现误判。
12月10日,记者来到保平小区3号楼,该楼2部电梯均已安装感应装置,经过测试记者发现,当电瓶车推进电梯时,其中一部电梯识别的成功率较高,电瓶车数次进出都能识别。然而,另一部电梯则会出现漏判的情况,电瓶车进入电梯后,不能保证每次都停止运行。
“这部电梯的感应板灵敏度可能比较低。”杨先生表示,为了降低感应板将其他物品错认为电瓶车的概率,他们会适当降低感应板的灵敏度,但这样也有可能导致漏判或者误判,最终灵敏度究竟该定为多少,还需要多次调试。
杨先生坦言,对于自行车或者其他带有金属的物体,感应板仍有可能触发警报,而警报发出的声音,他们会适当调轻,尽量不影响居民休息。
今后,杨先生将为有需要的居民配备一个控制按钮,如果感应板出现误判,居民可以手动取消警报,使电梯正常运行。
目前,“人与电瓶车进电梯识别装置”还处于试行阶段,保平小区作为彭浦新村街道内的第一个试验点,这套新技术的去与留,以及是否会在小区其他居民楼或者其他小区推广,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以及这套装置的进一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