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山王榴莲、能监控用户健康数据的智能马桶、针对特殊体质婴儿的营养品……这些来自全球各地、在首届进博会上首秀的产品,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的热卖商品。数据显示,首届进博会落幕一年来,天猫国际上进口商品成交同比增长达到89.7%;今年1月至7月,苏宁全渠道进口食品、酒水、母婴、生鲜水果、美妆、保健品等进口商品同比去年增长319%。
“进口商品已经成为满足消费升级中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载体。”解读这些销售成绩,渠道商异口同声。
“每个细分市场里,都有中国机会。”来自不同领域的进口品牌,同样不约而同。
新品“绿色通道”
本届进博会将有一个全新的区域:展示发布平台。从11月6日起至10日,该平台将在展馆北厅进行全天候的新品集中发布,涵盖七大展区的“中国首发”“亚洲首发”“全球首发”。
为什么选择进博会作为新品首发、首秀平台?既因为“喜新厌旧”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大特色,更因为通过进博会的推广,首发、首秀产品往往能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参展商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说,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年轻消费者看中的不是品牌的历史,而是创新能力,“海淘”“海外购”等销售方式会在中国兴起,是因为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新产品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品牌要把握中国机会,自然会投其所好,多推新品。
另一家参展商达能也深深感受到“进博会首发”的影响力。达能全球副总裁谢伟博说,在去年进口博览会上,达能展出了两款新品,经过进博会的宣传,新产品上市后立刻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热销至今。受此鼓励,达能自去年进博会至今,更是将旗下来自新西兰、波兰、法国等多个国家在内的10多款单品引进中国市场。
采购商则早早“铆牢”了今年进博会的首发、首秀。有了第一届的示范效应,采购商不仅真切感受到市场对新品的需求,也受益于越发便利完善的贸易环境,让“进博会首发,市场同步销售”不再遥远。
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经理刘鹏说,在本届进博会参展的品牌中,预计有113个新品牌将入驻天猫国际,其中部分产品甚至能实现“边展边卖”。
“对许多外国企业来说,参加进博会意味着新品进入中国市场能走上绿色通道。”刘鹏说,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海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越来越顺畅,这也使得国内渠道商有了更好的服务消费者的能力。
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本届进博会上,参展商多特瑞的展台画风很不一样——不是炫酷的高科技,而是用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近800支精油产品,搭建了一组芬芳四溢的“热带雨林”。多特瑞的相关负责人在介绍自己时,还优雅自谦地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原来,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多特瑞是一家中型企业,去年在进博会的展台不过9平方米。“但就是这9平方米,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消费者在消费升级中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多特瑞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也体现出中国市场的实力——进入中国刚满5年,销售额每年均以超过6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在中国的缴税额已经接近2亿元,今年还将增长。“我们觉得,在中国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即便小如苔花,也有机会像牡丹那样大放异彩。”这名负责人说,今年多特瑞的展台面积扩大了10多倍,虽然仍不足以与大型企业媲美,但他们也准备了不少新品,相信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不止一朵“苔花”通过进博会看到了中国这个大舞台,能让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进口商都有一席之地。消费者也因为“苔花”“牡丹”的百花齐放,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在去年进博会前,西部城市的90后教师刘辰辰,曾请记者“看一看是否有适合‘小镇青年’的进口商品,价格不要太高,要有特色些”。因为,她觉得扩大开放和消费升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意义,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需要符合他们消费习惯和经济实力的进口产品。
首届进博会落幕一年来,她的这个心愿已经实现。根据盒马最新统计,首届进博会落幕一年来,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在进口商品的平均消费金额上,超越了部分一线城市。比如在西南城市贵阳,“吃海鲜”已成为这个西南部内陆城市消费者的日常,帝王蟹、波士顿龙虾不再稀奇;“好吃不贵”的智利车厘子、澳洲脐橙、金枕榴莲更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经常亮相的水果。
中国市场影响世界
连续两届参与进博会的爱茉莉太平洋今年扩大了展台面积、增加了展品数量,还在第二届进博会揭幕前,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总部附近开设了一个“驻猫办”,即“驻天猫办事处”,为的是随时随地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对接,根据消费数据,把握中国市场趋势,为中国消费者定制产品。
“我们进入中国的所有品牌几乎都在加大为中国市场定制产品的力度,而且中国的研发还成为主导我们集团新品开发的重要力量。”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解释说,他们不仅看到了巨大的中国机会,更看到了中国影响世界的力量,“从当下看,我们发现要打动中国消费者,需要让中国消费者说了算,大到产品功效、小到包装组合和容量等细节,都要融入消费者的声音;从未来看,中国的消费者正构成改变‘美丽经济’的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