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时,来自上海的参会者并不多,叫得响的更少。但经过六年的发展,“上海声音”越来越响亮。被与会者津津乐道的创新成果,共同展示了上海互联网行业的欣欣向荣。
“上海的资源成就了我们”
“新消费在哪里?新青年在哪里?就在上海。”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走下“网络文化与青年”的论坛演讲台后与记者分享说,作为一家诞生在上海的企业,深深感受到“上海的资源成就了我们”。她觉得,上海不仅有鼓励互联网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而且有适合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个性化资源。
拼多多算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新朋友”,今年是第二次亮相大会。可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就因为发现了下沉市场的价值而备受关注。在一线城市诞生和发展,为什么能做好下沉市场?公司联合创始人孙沁觉得,这是因为依托上海的各方面资源,他们找到了一条“城乡消费对流”的发展道路,“城乡消费对流就是把城市的商品交给农村的消费者,把农村的农产品交给城市的用户。”对下沉市场来说,上海有大量品牌商品资源、成熟的供应链资源,可以为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带去更多的消费选择;反过来,上海市场又对新鲜、有特色的农产品有巨大需求,这就成为下沉市场农业生产者的机会。
“互联网+文化”欣欣向荣
就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上海企业看,“上海声音”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分外嘹亮,阅文集团、哔哩哔哩(简称B站)、喜马拉雅等企业都拿出了响当当的发展成果。
“‘互联网+文化’企业能在上海蓬勃发展,与上海互联网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大有关系。”阅文集团联席主席吴文辉分析说,从互联网创新的整体环境看,上海这些年出台了很多扶持创业创新、鼓励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各级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创新领域看,上海对细分市场也有具体的举措,包括推出“文创50条”等非常贴近企业需求的扶持措施。政策环境和服务方式的优化,使得上海在“互联网+文化”这一细分领域出现一批有特点、有成果的创新企业。
创造“耳朵经济”的喜马拉雅也表示,知识付费、有声书、直播打赏等新模式都是先在上海这一欢迎新模式的城市诞生,再推广到其他地区的。同时,人工智能、车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在上海的加速渗透,使得企业将“耳朵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带有浓浓的中国味
乌镇的“上海声音”还有一个特点——带有浓浓的中国味。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B站展台,很多参观者忙着留影,这里的主题是“守正创新青春赋能”。一名上了年纪的参观者对记者说:“没想到现在年轻人是这样传播传统文化的”——她说的是年轻人自编自导的各种视频产品,有的穿着传统服饰、有的用传统乐器演绎流行曲目……
B站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认为,这与上海互联网企业的用户特征有关——上海互联网企业都比较年轻,吸引的用户群体也很年轻,而这群用户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用他们创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在B站,78%的用户为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其中90后、00后占了绝大多数,“90后、00后看世界是平的——无论是身处乡村还是国际大都市,他们能看到同样的东西。互联网不仅让大家看得更远,也能让大家通过更多的互动来增进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