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学年,有关中小学生视力的问题再次成为家长关心的热点。不少家长叮嘱孩子:“课间出去玩,多看看远处,让眼睛放松一下。”但孩子的回答很无奈:“除了上厕所,我们只能留在教室,最多只能在走廊里转转。”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且小学最为突出。在上海的中小学,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十分钟课间活动,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重要,家长们呼吁:可否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课间十分钟”足不出户
吴霞的儿子今年刚读一所民办小学一年级,开学两个星期,儿子天天跟妈妈抱怨:课间十分钟,除了喝水和上厕所,不可以出教室。李女士心疼孩子,让他悄悄“溜出去”活动,增加运动量。但孩子说,课间会有老师坐在教室里,他们不敢随便离开教室。学校还规定,午饭过后也不能到操场玩,只能在教室看书下棋聊聊天。
同样经历的孩子不在少数。杨先生每天放学后都会检查女儿晶晶的水壶,让他生气的是,女儿的水壶每天带回来都是满壶。晶晶委屈地说:“课间忙着做作业了,根本没时间喝水。”
卢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她扳着指头算:“从早上7时许到下午4时许放学,一共9节课,吃饭也在教室里,差不多9个小时就这么坐着。课间有时候还要做作业,不近视真的很难。”
学校称孩子安全“大过天”
杨老师是一所公办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教龄超过30年。“以前一下课,我就会让孩子们出去玩,准时回来上课就好。”她说,近十几年来,她不敢让孩子们出去玩了,“我可以说,大多数学校是这样。”
杨老师也很无奈,因为对于学校而言,孩子的安全“大过天”。她说,学生在校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以往的家长多数会告诫孩子“下次自己小心些”。但这些年来一有意外发生,“找学校,求赔偿”的风气见长。很多学校只好将孩子看护好,以求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课间我们轮流到班级坐班,但孩子一多,也有顾不过来的时候。如果万一磕磕绊绊发生,又要花上半天一整天进行协调、处理,真的很辛苦。”
在小学英语老师严老师看来,孩子们课间不能出去,也有客观因素。以前的学校很多是平房或是两三层的楼房,现在教学楼有四五层高,课间十分钟上个厕所喝个水,一上一下十分钟根本不够用。此外,学生一天在校的时间其实很紧张,很多学科的订正作业,是利用课间时间来当面一个个“过关”。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课间十分钟还有其他用处。家有小一新生的丁妈妈说:“有规定低年级孩子不可以带书面作业回家做,所以老师要求孩子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抓紧完成。”
每天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
为了保护好学生的视力,市教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学生的课业减负、户外运动、教室灯光、家庭教育、医学指导等方面都有详细要求。此外,从去年起,上海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
但即便如此,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依旧是一场硬仗。在专家看来,课间十分钟,也是一个“主阵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姚佩君说,对于近视眼防控,最主要的手段有行为干预、配戴眼镜和药物治疗。而对于儿童而言,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增加户外活动。“如果每天能保证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发生率就会大大减低。”姚佩君说,“我们这里说的户外,是指在日照下的户外活动。”
姚佩君说,课间十分钟时间虽短,但对于缓解视疲劳很有效。“孩子们一节课35分钟,除了看黑板就是近距离用眼,眼睛始终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有十分钟时间到户外去,将视线放远,眺望远处,将大大缓解眼睛的疲劳状态。”
家长吴霞道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可否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可以放松身心,多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