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咖啡和奶茶的纸杯是不是可回收物?抢答开始!”在8月15日上海书展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丛书发布会现场,一场激烈的垃圾分类比赛开始。台下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拖着长长的音说:“是干垃圾!”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全国首套正式出版的由高校和政府实务部门合作编写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读物之一,也是目前首套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分类指定用书。
图片说明:丛书发布会现场活动丰富。
垃圾分类知识多学科交叉,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别以为垃圾分类很容易,丛书主编曾刚告诉东方网记者,为了深入浅出地讲明白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编写团队集合了多门学科的学术力量:“以华东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为主体,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团队。”
图片说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丛书。
读本一共分为三册——幼儿园版、小学生版、中学生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读本图文并茂,介绍“生活垃圾的问题和危害”、“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益处”、“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湿垃圾优先分类”、“垃圾分类的先进做法”等科学知识,注重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曾刚说,“希望通过这套丛书,强化国民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针对性,凸显专业性。”
丛书自2018年12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进校园的重要载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告诉东方网记者:“除了小朋友,成年人也可以看看这套书,营造全社会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图片说明:丛书发布会现场。
展馆的垃圾桶少了,餐饮区配备干、湿、可回收垃圾桶
在本届上海书展现场,观众们明显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公共区域的垃圾桶数量有所减少,垃圾桶以二分类(干垃圾、可回收物)或三分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的形式出现。8月14日和15日中午,东方网记者在二楼全家便利店看到,门口设置有两组三分类垃圾桶,并配有一名志愿者值守。观众用餐完毕后,自觉地进行干、湿分离。
图片说明:书展现场的三分类垃圾桶。
不少来逛书展的家长现场给孩子上起了一堂“垃圾分类课”。观众李先生为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擦完嘴后,提问道:“粮食很珍贵,要尽量吃完。如果实在吃不下了,该怎么办呢?”女孩儿不假思索地回答:“扔进湿垃圾桶!”李先生又出了道考题:“你示范给我看看。”女孩儿把自己和爸爸吃剩的米粒、菜叶都刮进同一个饭盒里,剩饭剩菜倒入湿垃圾桶,饭盒扔进干垃圾桶,得到了李先生的表扬。李先生告诉记者:“女儿的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教育,她甚至比我分得更细致、更准确。”
图片说明:在餐饮区,志愿者把剩饭剩菜倒入湿垃圾桶。
在垃圾桶旁值守的志愿者告诉记者,用餐高峰时,垃圾产生量较大,保洁员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清运一次,“我们也会视情况调整垃圾桶的数量和配置。目前看来,大部分观众都能自觉遵守垃圾分类,分的准确率也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