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蛋糕甜点的资深网红,“食之秘”蛋糕自2007年入驻上海以来,一直广受好评,来福士、晶品、美罗城等沪上知名商场均有其一席之地。
然而,从今年7月开始,上海的“食之秘”门店开始陆续关店,不少消费者购买的蛋糕储值卡等预付卡面临无处可用的窘境。
“大众点评”网显示,“食之秘”在上海的门店原先有23家,目前大部分都显示已“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目前尚在营业的3家门店均自称系加盟店,与直营店无关。
在一名供应商看来,“食之秘”陷入经营困境早有预兆,“供应商欠款可能超过3000万元”。
这一昔日老牌网红,何以沦落至此?
食之秘大幅关店,预付卡无处可用
7月18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则帖子,称食之秘在上海的门店陆续关门,自己在食之秘买的储值卡不能用了,现有还在开的门店均自称是加盟店,不能使用储值卡。
该名网友拨打了食之秘的办公电话和400服务热线,均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
7月22日,另一名网友也发帖讲述了类似遭遇:自己在食之秘购买了充值蛋糕卡,遭遇门店关门,无法使用,现有门店则称自己是加盟店,不负责兑换。对此,这名网友感到非常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近日,记者在“食之秘”的微信公众号“食之秘Secretrecipe”上找到了数个订购、服务、客服电话,一一拨打过去,不是提示该号码已经停止使用、停机,就是空号。
在“大众点评”上,记者也看到,“食之秘”在上海的门店原先有23家,目前大部分都显示已“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仅剩6家门店还在营业状态。
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目前,实际仅有三家门店还在运营(为近铁城市广场店、天物空间店以及长泰广场店),三家门店均自称系加盟店,与直营店并无关系。
8月3日,记者前往位于静安晶品商场负一楼的“食之秘”门店,发现该门店已经关停,店内桌椅仍按原来的样子摆放着,但门店空无一人,物业公司用隔离带将门店大门拦住。
静安晶品商场的“食之秘”门店已经关停
记者看到,该门店已经被打扫得非常干净,后厨仅剩部分洗净的塑料容器,连垃圾箱都已被清理干净了。而在门店的柜台处,记者留意到柜台的抽屉中仍留有大量单据、票据,门店相关事宜的记事本也被留在抽屉里。
据对面商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家食之秘大概是在一周前停止营业的,店内相关物品大概用了两天时间搬离,而在门店已经停止运营后,仍有部分员工来门店上班,但对“具体关店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只是觉得非常突然”:“门店关了之后,还有员工在店里干坐着,前几天,人还挺多的,后来一天比一天少,最后就没人来上班了。”
供货商:“食之秘”欠款可能高达三千万元
究竟出现了怎样的变故,才会让“食之秘”突然之间关掉所有直营门店,网友猜测的“老板跑路”又是是否真实呢?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名为“食之秘”提供调味品的供应商李先生(化名)。
据他透露,目前,无论是“食之秘”工厂的厂长,还是公司负责人,都已经联系不上:“公司和工厂的老板都是马来西亚人,平时,我们主要是和工厂一个杨厂长联系,我跟他们合作有十年了,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李先生说,一直以来,他与“食之秘”方面非常信任,合作也很愉快:平时,他负责将货品运到食之秘的苏州工厂,待工厂生产成品后,再运送到上海的门店。
李先生的货款,平时一直由苏州工厂结算,但因为业务往来的原因,他与“食之秘”上海公司方面也很熟悉。
▲“天眼查”显示,该企业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查询到,“食之秘”总公司名称为:食之秘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系SIM LEONG THUN,注册资本为 人民币7288.848900万元, 成立于2002年11月7日。目前,该企业已被上海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李先生提到的“食之秘”苏州工厂,全名为苏州食之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同样是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为沈良团,他同时是食之秘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古北店和宝山店的负责人。
据李先生了解,SIM LEONG THUN的中文名字就是沈良团,“也就说,食之秘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与苏州食之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同一个老板”。
实际上,早在2017年,“食之秘”就曾经拖欠过李先生一次货款,欠款金额为100万元左右,但是出于以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并没有因此中断与“食之秘”的合作。在与对方签了保证书之后,李先生仍继续给工厂供货。
到了2018年3月,“食之秘”方面也确实按照约定付清了2017年的欠款。但,“食之秘”苏州工厂同时又再次拖欠了2018年1月至3月的货款。
按照2017年的做法,李先生和对方再次签订了一个还款保证书,对方承诺将在2019年4月到5月之间还清。
这一次,李先生依然选择了相信“食之秘”苏州工厂,并持续向其供货,欠款也从一开始的20万元累积到了上百万元。
但,这一次,李先生却没有像上次一样,等来还款。
“到了今年6月份,我还没有收到还款,就在苏州起诉他们了,结果苏州的厂长还有上海公司都来跟我交涉,让我撤诉。”李先生说,在他起诉之后,“食之秘”方面又向他提出了重新签订保证书的请求,并将还款日期推后到了今年9月份。
李先生说,这时,他已经意识到,“食之秘”陷入了经营困境,随后,“食之秘”方面组织包括李先生在内的20多家供应商,召开了第一次协商会,“食之秘向大家承诺会还款,让大家到上海的公司去协商,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投资人,称双方正在洽谈合作,经营状况很快会得到改善”。
之后,苏州工厂方面又组织了一次协商会议,请求供应商撤诉,并提出了几种还款方式让大家讨论。
“当时,我们20多家供应商估算了一下,被食之秘公司和工厂拖欠的货款加起来超过3000万元。”李先生说,因为有新的投资人正在洽谈,大家再一次选择了相信食之秘,“相信对方很快就能走出困境,我也就撤诉了”。
另一名为食之秘供应饮料原材料的供应商薛先生也证实了李先生的说法,他被苏州工厂拖欠近11万元货款,而上海公司方面则拖欠他近4万元:“当时召开协商会时,我选择了相信他们,还在等着食之秘‘活起来’。”
怀疑关闭门店早有预谋
然而,等到今年7月份,李先生和薛先生等一众供应商,依然没有等来食之秘的还款,却等来了食之秘在上海各大门店集中关店的消息。
当李先生再次联系食之秘苏州工厂的厂长时,却发现电话打不通了,上海公司的负责人也失联了,而此前所谓的投资人也表示,他们与食之秘的合作没能达成协议。
8月3日,记者联系上了这位曾参加过供应商协调会的投资人。据他透露,他确实参加了当时的协调会,但当时与食之秘方面的合作仍处于洽谈期,而且当时与食之秘洽谈合作的投资方也不止他们一家,但最终的合作并没有达成,所以食之秘上海门店关停一事与他们无关。
回想起这一系列事情,李先生表示,自己确实有些疏于防范,因为此前暴露的一些细节没能引起他足够重视。
据他回忆,双方此前10来年的合作过程,货款一直是由苏州工厂结算,但在2018年,他却从工厂方面了解到,原本汇总到工厂的门店收益全部被上海公司“截停”,所有门店款项全部由上海公司进行管理,“工厂其实是盈利的,但上海公司把钱都拿走了”。
另一方面,“食之秘”上海公司一位核心高层也在2018年被调离岗位,返回马来西亚工作,当时李先生就感到非常奇怪:“这个人是该公司的灵魂人物,我当时就想‘他走了,公司该怎么办啊’,后来果然出问题了。”
在李先生看来,“食之秘”突然关闭在上海的直营门店,可能是早有预谋。
因为据他了解,食之秘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门店依然照常营业,收益也非常可观,远没有到关店倒闭的程度:“后续,我们一定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也呼吁职能部门能尽早介入。”
三家加盟店自称与直营店无关
“食之秘”直营门店关停后,三家自称加盟的门店为何能躲过“关停”风波?他们销售的蛋糕等货品又从何而来呢?
▲食之秘近铁城市广场店自称系加盟店,仍照常营业
8月1日,记者首先来到真北路近铁城市广场的食之秘门店,这里还在照常售卖蛋糕,产地标示为江苏苏州。除了蛋糕,门店还销售果汁饮料。
在门店柜台上,记者看到一个可以线上订购蛋糕的微信公众号“QUANDO匡朵”,“提供(secret recipe)蛋糕的全城配送服务(目前仅限上海市),上架蛋糕直接从工厂冷链配送”。
记者注意到,该公众号的帐号主体为上海膳细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据该门店工作人员介绍,该门店是加盟店,与直营店属于两个系统,所以直营店的预付卡不能在此使用。
对于门店的货源,一名工作人员称,是加盟店工厂直接提供的:“我们供货的工厂和直营店的供货工厂一直以来都是两个分开的工厂,所以他们关停了,跟我们没有关系。”
当被问及供货工厂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时,对方没有回答。
食之秘长泰广场店的店招主打一款“北海道芝士塔”
此外,“食之秘”长泰广场店和天物空间店同样也表示,门店为加盟店,不了解直营店关店的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这三家门店与“食之秘”直营门店的经营业态有所不同,比如近铁广场销售饮品、长泰广场店的店招则主打一款“北海道芝士塔”,而天物空间店还有烧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