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就诊的孩子多了起来。在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杜亚松、范娟、江文庆、陈静等人的门诊上,患者都排得很满,上午的门诊都要延续到下午一两点才能看完,而下午的门诊到6点也结束不了。
就像只听磁带的一面一样,现在人们只关注着牛娃、学霸,费尽心思想要让孩子成为符合自己期待的那种人——学习成绩好,乖巧懂事,考入名校……但磁带另一面微弱的声音却被忽视了,那是孩子的感受,发现问题时的求助,以及在得不到回应时的反抗和爆发。
这次我们继续走入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关注磁带的另一面。
“她自己状态不好,但还在拼命理解你们”
妈妈带着彤彤特地从沈阳赶来。
是彤彤本人先感觉到了问题,她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还常常感到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有时是腹部疼痛,有时是头晕头疼。
妈妈得知情况后,很紧张,因为彤彤是初中生,学业压力很大,于是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可是各项检查做下来,一切正常,查不出症状。
医生建议她们去精神科看看。朋友向她们推荐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妈妈马上带着彤彤来到上海,看杜亚松的门诊。
杜亚松就像闲聊一般,询问彤彤是什么时候有这些症状的,最近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前段时间,爸爸离家出走了几天。”
这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背后,是彤彤和父亲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矛盾。彤彤介绍说,父亲要求很高,如果考试成绩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火冒三丈。暴怒之下,是口不择言的指责,其中“你真是垃圾,我真不该生下你”这样的话语让彤彤很受伤,当她回忆起这些时,语气非常低沉。
前段时间,父亲更是一怒之下,摔门而去,离家出走了几天。
对于父亲的管教,彤彤很生气,也很难过。她有些自责,觉得父亲生气、离家出走都是自己的错,她很想努力达到父亲期待的样子,但她发现自己做不到。“我觉得脑袋就像装满了浆糊一样,我自己也很焦虑。”有的时候,她也很生气,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玩游戏,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妈妈试图缓解父女之间的矛盾,她对彤彤说:“你爸爸很爱你的,他是为了你好,你就照他的话做吧。”
“我知道的,她不能改变我爸,就想着来改变我。”彤彤在诊室里对杜亚松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孩子看得可清楚了。”杜亚松支持彤彤,“真正有问题的是你爸,让他过来,我来骂骂他,太不靠谱了。”
妈妈还试图为丈夫辩解:“他很爱孩子的,每次都会去给孩子买野生鱼吃……”
“十吨鱼都解决不了问题。”杜亚松打断了她,他转头对着彤彤开玩笑地问,“怎么办呢,换爹妈吧?”
“我爸妈都挺好的,他们厨艺很好,做的饭菜可好吃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爸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听着彤彤的话,杜亚松语重心长地对她妈妈说说:“这么好一孩子,你们不好好呵护她,还拼命给她打击。她自己状态不好,但还在拼命理解你们。对她这样的情况来说,用药不是主要的,用药只是解决孩子的问题,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整个家庭的模式,父母要学会听孩子的感受,要理解孩子。家庭的功能、节奏是相互作用的,如果父母不改变的话,孩子的问题很难解决。”
彤彤妈妈嗫嚅着:“我知道……可如果爸爸不愿意改变的话……”
“让他过来,让我来骂他。”杜亚松并非是开玩笑,他严肃地说,“爹娘不靠谱,孩子才会不靠谱。对你们孩子来说,心理治疗是主要的,但一家人都要做,因为调整是整个家庭的事,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我本该做到的,但却做不到”
还有一位爸爸和彤彤爸爸一样,并没有出现,但也似乎是孩子症状的导火索。
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江文庆某一个周二下午的门诊上,来了一对年轻的母女。
女孩小莹高高瘦瘦的样子,面带微笑,看上去很轻松。
由于是初诊病人,江文庆首先就问她:为什么会来看诊?
小莹微微笑着,随意地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我每天晚上在9点或10点左右,会定时自闭。这一两个小时什么都不想,整个人像空了一样,只想躺在床上,有时会突然哭。我想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江文庆试图追根溯源,问她:“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没有什么,没其它的情感波动。”小莹的回答云淡风轻。
妈妈在一边补充道:“前两天,她在用手机和网友聊天,被她爸爸看到了,骂了一顿,可能她有点不开心。”
“没有啊,我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小莹否认妈妈的说法,在之后,妈妈所提出的一些有可能影响她情绪的事情,小莹都以不值一提的态度予以否认,而且她也多次强调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那你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为精神科的医生来说,一定要了解患者真实的主诉,才有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以前就想来。一个朋友比我严重很多,她前段时间来你们医院检查了,所以我也想来检查一下。”小莹的话语似乎都被她遮上了一层纱,模模糊糊,让人探不到她真实的想法。
“妈妈,你先外面回避一下,我和孩子单独聊聊。”在妈妈走出诊室之后,江文庆非常直接地对小莹说:“我觉得你说话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你说自己挺好的,但却想来医院看看?”
小莹想了想说:“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每天晚上有两个小时我会自闭,什么都不想干,但却会哭。如果我知道原因的话,我自己就能解决,但是我不知道。”
“为什么会哭呢?”江文庆继续温柔而不是耐心地问。
或许是妈妈离开了诊室,小莹感受到了更多吐露心声的安全感,她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我发现家里人都比我好,我很自卑。其实我有让自己骄傲的地方,但当自卑出来的时候,我就完全想不到令自己骄傲的事情了。”当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时,小莹不自觉地哭了出来,她继续往下说:“我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行为是去年开始,我对去学校上学很排斥,不想上学,不想听课。可是我爸爸很凶,他会骂人,我觉得待在家里和待在学校,就像在监狱中一样。被别人强迫着学习,我感觉特别恶心,可如果我学不好,再复读的话我会崩溃的。”
“我感觉你的情绪压力挺大的。”江文庆轻轻地安抚她。
“是的,我觉得自己像垃圾,我本该做到的,但却做不到。爸爸给我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他脾气上来的时候,就像疯狗一样,他的行为言语,让我觉得很恶心,可他是我爸爸呀,他也是为了我好。他不在家的时候,我觉得好轻松,我真想一个人生活。”
在这番述说中,小莹所遇到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变得清晰起来。江文庆让小莹妈妈进来,耐心地向她解释了小莹的状况:“她有情绪上的抑郁,正处于迷茫和不自信的阶段,这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中非常常见,初二初三的孩子情绪波动会很大。这个年龄,很多事情会不愿和父母说,而如果家里气氛严苛的话,那就更不愿说了。我现在还不考虑给她用药,近阶段让她有安全感比较重要,同时养育方式要调整,要保持陪伴的关系。”
小莹和妈妈离开诊室的时候,若有所思,不知道情况是否会有所改变?
(为保护隐私,患者和家属均使用化名,部分细节作模糊处理。)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成立于1986年,自2001以来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已进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心理卫生问题的医疗、教学、科研。范围包括:一般心理行为问题、常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障碍),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性障碍。目前包括儿少门诊、儿少病房和儿童青少年行为研究室,提供全方位的临床服务。
杜亚松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评估,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干预,学习困难儿童的指导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家庭治疗
江文庆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相关问题的评估、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