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药瘾”少年的背后 藏着多少扭曲的成功心态
 
2019-7-13 23:50:33

  

  “我没钱去读上万元的补习班,但我买得起这些药,让我无比接近成功……”一名17岁少年在个人网络空间主页敲下这些字,话题围绕着“聪明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障碍(俗称“多动症”)的药物。

  吃一颗药就能让你变“聪明”,谁不想呢?“我只在考试前、密集学习时吃,等工作了就不吃了。”有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可医生并不这么认为。

  “聪明药”的危害不止上瘾,可暑假里的门诊间,为它而来的人却不少。

  人生第一片“药”,是家长提供的

  “朱医生,小孩子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你给看看。”暑假刚开始,张女士特地请假带13岁的女儿棋棋看病。

  出诊医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朱大倩。“作为神经发育型问题,大部分得了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在小学就会出现好动、分心、走神等症状,这都到中学阶段了,还说注意力不集中?”朱大倩事后告诉记者,当时她看了一眼孩子,内心打了个问号。

  “听说有药可以治疗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您可以给我们配点吗?”朱大倩明白了张女士的来意——又是冲着“聪明药”来的。

  经过详细问诊和观察,外加测试员近一小时的注意力、智力等操作性评估,朱大倩断定孩子并没有出现张女士所说的多动症。“身心都很健康,不需要吃药。”听了医生的话,张女士很失望。“孩子确实有问题,要不还是先给我们开点药,吃吃看?”她再次尝试,未果。

  “这些家长到底怎么了?”朱大倩有些生气。这几年,每到暑假,她明显感觉到,到心理科看多动症的孩子也跟天气一样,“热”了起来。

  问题是,多动症在医学上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上升,这些“多出来的病人”是怎么回事?在家长圈里,一个惊人的现实是:很多孩子第一次服用“聪明药”,正是父母提供的。并且,有些孩子并非“坐不住、爱走神”的多动儿,甚至是学业优异的“好学生”。

  暑假“囤药”,只因考试季网售太紧俏

  “好学生”还要吃药?这没什么可惊讶的。早在2016年,纪录片《药瘾》就记录了美国“优等生”对“聪明药”的滥用。该片披露,在美国顶尖高中、大学,服用“聪明药”相当常见,常春藤盟校里,近20%的学生服用“聪明药”,且屡禁不止,甚至毕业后将其带出校园。

  这些年,这股“药瘾”弥漫到国内。试图给孩子“喂药”,张女士不是第一个,“聪明药”在家长圈已不是秘密。

  朱大倩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她刚开始从事心理科工作时,便有老师提醒她注意:不少家长会将治疗多动症的药当作“聪明药”给孩子吃。只不过,当时只是“偶发”,如今却成了一种“比赛”——你吃,我不吃,我不就吃亏了吗?

  孩子好端端的,为啥要吃药?张女士的理由有一定代表性:暑假里给棋棋报了各种补习班,从早排到晚,由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补课效果不佳,眼看着钱要白花了,这才打起“聪明药”的主意。“我希望她的成绩能更好些。”她说得很坚定。

  “还有家长认为‘聪明药’的费用完全可以承担,效果比补课还立竿见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医师朱有为关注“聪明药”,也是因为家长在门诊室里对这种药有些趋之若鹜。

  这种“追捧”在考试季尤为明显。“每到考试季、升学季,经常遇到希望来开点药的家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门诊主任范娟说。

  不过,由于“聪明药”属于精神类药物,专业医疗机构对“聪明药”的开具有严格管控。“聪明药”的销售转移到“地下”,在网络空间,“聪明药”的非法销售广告不少——称服用后可提高考试成绩,网络药贩还宣称考试季“货尤其紧俏”。于是,趁着暑假“囤药”,成为家长圈流传的“新战术”。

  所谓的“变聪明”,其实是“自作聪明”

  当药物副作用不明显时,很多人都愿意这么做。并且,当来自同行和同学的压力变得更大时,这似乎确是一条捷径。可问题是,“吃药”的代价并不小。

  “聪明药”的实质是中枢兴奋剂,为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类药物,主要通过加强大脑多巴胺系统的功能,提高服用者的注意力,其主要成分有苯丙胺(安非他明)、哌甲酯、托莫西丁等。

  “苯丙胺和哌甲酯均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我们常说的冰毒、摇头丸属于同一类物质,对大脑的作用机制相同,具有很高的成瘾性。”朱有为称,个体在服用“聪明药”后会明显感到自己头脑活跃、精力旺盛。但数小时后,当药物在体内代谢完毕,使用者会出现明显的“沮丧期”,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压抑,而这种“正性”和“负性”的强烈反差感极易令服用者陷入反复使用的恶性循环,从而对药物产生严重的“精神依赖”。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还会导致服用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等犯罪倾向。

  更为讽刺的是,由于“聪明药”的泛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过一个实验:研究者选取了一些大学生(无多动症)分成两组,一组吃“聪明药”,一组吃安慰剂。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别。不过,兴奋剂组倒是毫无例外地认为:“服药增强了自己的认知。”也就是说,所谓的“变聪明”其实是自以为很聪明,即“自作聪明”。

  医生分析,服药的学生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不愿输的家庭”,在很多家长眼里,吃药这事儿就跟报课外辅导班一样,不吃就首先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想要变得更好本不是罪过,问题在于,“药瘾”少年背后,隐藏的是扭曲的成功心态与焦虑的自我认知——总想着依靠捷径保持优秀、出人头地,甚至没病装病,这何尝不是一种病。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