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海人,一个词就是“精致”。他们注重体面、场面、情面,将理性宽容融入日常生活中。上周末的“行知读书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学会会长仲富兰从上海的历史说起,剖析上海人的性格以及人际交往的特点。
上海是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各个地方的人都来,这也造就了上海人的性格。仲富兰介绍,上海的外来移民有三波:第一波是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江南的财主带着金银细软逃到上海;第二波是上世纪20年代,上海开了很多工厂,码头上需要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第三波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波。解放初期,上海人口大概500多万,而现在常住人口就有2400万。
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这也决定了上海与传统的城市不一样。传统的城市,尤其是在小镇上,大家相互认识,也就是费孝通说的“熟人社会”。而上海则是陌生人社会,大家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仲富兰说:“同化不了他人,就要包容,这是上海的天性,不包容也没办法。对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来说,上海人的身份认同是比较另类的,因为它融合了太多东西方文化,结合传统和现代、各地习俗,所以海派文化是复杂的共同体,海派文化就是杂。”
“过去坐公交车挤得不得了,虽然吵架天天有,但真的要打架是打不起来的。上海人不会打,打的话代价太大了。”仲富兰表示,上海人一般不太指摘别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保持适当的温度,客客气气,日积月累。人际交往中,上海人也很少有不惜代价完全压倒对手的事情,情愿放低姿态主动退让。而上海心态的学者,大多不愿意去与别人“商榷”,或去迎战别人的“商榷”,他们是随和而宽容的。仲富兰回忆了他读书时上海知识分子的形象,那些大家为人谦和,很有布衣情结,不摆架子,“要上课就在门口买两个大饼油条,一边啃着一边去教室里,后来人家叫他‘大饼教授’”。
仲富兰还用“一代枭雄”杜月笙所说的“人生三碗面”分析了上海文化中重要的特点,即体面、场面、情面,这是上海人较为典型的“精致”,也是他们将“理性宽容”融入日常生活表现出的三个面向。“只要有排队的事情,马上有热心人出来主动维持秩序,比如说紧俏的商品,手上写个号,总有先来后到的秩序”。
上海人有理性头脑,追求经济价值。在上海,人们求进取、求新求变,“你有什么东西,我就从新的角度或从新的方式切入,帮你做得更好。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海派文化的一些缺陷,有些东西来得快去得快,造成了文化的即时性和短暂性。”仲富兰表示,其他地方的人会觉得和上海人打交道不太容易,但谈下去以后成功率很高。上海人有契约头脑,追求平等规范。“爱岗敬业就是一种基本的契约。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说,拿了人家的钱你要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给别人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