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体验申城养老 爬楼机上的老年人生
 
2018-8-16 22:56:14

 7月26日,81岁的王兴产由儿媳妇扶着,颤颤巍巍坐上爬楼机,来到底楼,换上轮椅,踏上每周三次的“血透”之路。

  就在同一天,69岁的傅景芳,也坐着爬楼机下了楼。她本来要去一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好居委干部帮她把事情代办了,她就和赶来看她的阿弟出去聚了个餐。

  卫云芳比他们早一天下楼。62岁的卫云芳预约了25日上午的爬楼机,1个小时的时间,够她出门去买接下来三四天的菜。

  住在上海不同区域的这群老人,有个共同的称呼,叫作“悬空老人”。他们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小区的多层高区,或因残疾,或因年老,再也爬不动楼梯。在短期内加装电梯难以实现的前提下,爬楼机成了连接他们与这个社会的“时空隧道”。

图片说明:老人使用爬楼机。

  被爬楼机解救的家庭

  早上7时不到,殷行街道一个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层小区的5楼,爬楼机操作员何师傅已经等在门口。门开了,他搀着王兴产老人坐上了爬楼机,为他系上安全带,一边扶住椅背上的把手,按住开关,沿着楼梯,慢慢地往下走。大约6分钟,爬楼机抵达底楼,老王的儿媳孙小琴在何师傅帮助下,把老王搀上轮椅。

  老王家离地铁8号线不远,孙小琴一路推着轮椅,坐地铁到了新华医院。血透要做几个小时,孙小琴预约了下午2时的爬楼机服务,原路返回。

  这条路,孙小琴每周要走3次,已经走了多年。孙小琴告诉记者,血透不能耽误,不管刮风下雨、落雪落“铁”,都必须去。

  老王患有尿毒症,已经十几年了。最初他在家做腹透,后来腹膜坏了,才改为血透。“他现在就像个婴儿,睡着时比清醒时多。”孙小琴是家里照顾老人的主力,现年59岁的她给老人煮饭、喂药、洗澡擦身,做得井井有条。

  孙小琴记得,第一次去医院做血透,正是8号线开通的第二天。那时没有爬楼机,出门一趟,他们要请邻居、朋友来帮忙,一个人背、几个人扶,走两层,歇一歇。每次上下楼都是一场兴师动众的“大工程”。

  上海电动载人爬楼机租赁服务试点始于2013年。起初,爬楼机是作为助残设施推出的。后来,一些区考虑到区域内大量老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公房内,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实事项目推广,缓解部分行动不便老人的上下楼问题。

  “爬楼机真的解救了我们。”孙小琴说,她是2015年通过居委会知道这个项目的,只要2元钱一趟,一上一下4元钱,而且凭残疾证可以领券免费使用。“不仅是方便,也省了不少钱。”孙小琴提到,同做血透的一个病友,家就住医院附近,请了一名护工接送,一趟就是260元。

  晒晒太阳透透气的需求

  如果说王兴产的血透之路属于“刚需”,卫云芳的买菜之路则更像是社交需求。

  与王兴产一样,长白新村街道的卫云芳也住在一个老小区的5楼。卫云芳个子瘦小,手脚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些变形。因为上个月在家里摔了一跤,卫云芳拄着一把木柄雨伞当拐杖。“没摔跤前,平地走路没有问题,但上下楼不行了。”

  卫云芳是2013年就开始使用爬楼机,因为股骨头坏死,她换过髋关节,膝关节后来也换过。卫云芳独居,借助爬楼机一周下楼两次,主要是去买菜。这个季节,她喜欢买点虾、里脊肉或者鸭翅膀,再买点蔬菜,“猪脚爪斩8块,第一顿烧冬瓜汤,剩下的糟着吃”。现在,她也不去菜场了,就在附近马路上的小门面买菜。跟邻居闲聊几句、跟卖家店主讨价还价,都让她心情愉快。她还学会了网上购物,牛奶、电器都是从网上买的。

  “爬楼机很好,师傅也很熟了,平时还会帮我拎拎菜。”卫云芳说,自己坐了这么多次爬楼机,一点都不怕。

  在卫云芳家楼下,记者试坐了爬楼机。这是一台形似轮椅的机器,底下有个可伸缩的轮子。通过电动操作,轮子一伸一缩,把爬楼机送到下一个台阶。初坐上去,因为起起落落,心里会有点慌。不过,师傅操作熟练,上下楼相当平稳。

  让卫云芳感到略有不便的是,有时候想预约的时间会预约不上。“好在我也就下去买买菜,9点不行我可以换10点,时间上比较好商量。”

  这也是杨浦区残联近期调研时发现的问题。调研显示,近年来杨浦爬楼机服务受益人次达2.2万余人次,老人出行目的90%为看病、血透、康复、理疗等,走亲访友、活动仅占10%。造成比例悬殊的原因,并非是老人没有社交需求,而是供需不平衡。因为前者需长期固定使用、且时间集中,而爬楼机及操作人员总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服务对象预约难、响应率低、响应速度慢。

  海阳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在杨浦承接了6个街道的爬楼机服务。“爬楼机服务一般提前一周预约,目前确实供不应求,我们会尽量帮用户协调时间。”海阳公司平台主管徐静说,为了满足需求,最近公司也有增加爬楼机的设想。

  这让卫云芳感到高兴。卫云芳喜欢热闹,她无聊时会在家用手机播放音乐,大声唱歌,每天晚上会跟女儿视频聊天。她最大的愿望是,“梦想改造家”能帮她改造房子,好在一居室的房子里能安下沙发,客人上门时有个聊天的地方。

  也有人说,应该先满足有“刚需”的老人,没有重要事情的可以先缓一缓。可是,下楼晒晒太阳、透透气,老人这样的需求不该被释放满足吗?

  能否像“打车软件”一样方便

  爬楼机救过傅景芳一条命。

  这话不算太夸张。

  傅景芳家住长桥街道某小区6楼,去年突然吐血,倒在家里。她爬到电话机前,给儿子、居委干部打了电话。儿子赶回来,要送她去医院,又担心120急救车没办法很快赶来,就打电话给了一直联络的爬楼机操作员小周。小周立即赶来了,用爬楼机把她送到楼下,在门口上了出租车,一路赶到华东医院。傅景芳被抢救了回来,医生说幸好送医及时。

  傅景芳也是爬楼机的“常客”。上世纪90年代搬到这里时,傅景芳在底楼和6楼中,毫不犹豫选了6楼。现在,6层楼80多级台阶,成了她融入社会的“拦路虎”。

  “他们很好,有时候我头发长了,约好了会顺路送我去剪头发。”傅景芳每周大概下楼2至3次,主要是去医院看病配药、买菜、和亲戚朋友吃饭。

  傅景芳闲不住。从棉纺厂退休后,她当过居委干部,参加过小区文艺团队,做当过社区志愿者。今年居委换届选举,傅景芳还问起要不要她帮忙。有时候碰到同事、同学,看人家生活不便当,她还会主动跟人介绍爬楼机,“不要节约那2块钱,少吃根冷饮的价钿”。

  “当然,最方便的肯定是加装电梯。”傅景芳说,小区里也有这样的呼声,但是这事太复杂,必须要有人牵头,协调方方面面。孙小琴也提到了装电梯,但又觉得电梯的梦想有点遥远。有时候,需求最迫切的人,往往是无力奔走的人。

  有些曾感到觉得预约爬楼机不便的家庭,选择最终把家搬到了一楼,也有人选择自己购买爬楼机。另一家爬楼机服务提供者展大实业有限公司,约有100台爬楼机在提供租赁服务,同时也出售爬楼机,并培训家属使用。不过,一些家属自行操作时对安全问题还是有些担心。

  人们仍然希望多些专业服务。问题的出路,最终归结到服务提供者的质、效的提高上。“希望质量提高一点,工作人员待遇提高一点。”傅景芳一言道破:机器用的时间久了,要注意维修保养和及时更换,提高待遇则有利于团队管理和稳定,归根结底,安全第一!

  无论服务提供方,还是服务购买方,都在想办法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

  除了区级政府的统筹购买服务,一些基层街道也在想办法为老人们解决困难。去年,殷行街道通过购买服务,增加一台设备及一名服务人手,专门为本街道居民提供服务。

  杨浦区残联经过前期调研,也准备在需求人数集中的小区设置服务点,配备服务人员。另外,还将增加明年预算,更新、添置服务设备及运输设备,增加专职服务人员,招聘兼职服务人员。

  “也要让老人共享更高品质的生活。”有的老人家属设想,预约爬楼机,能否像“打车软件”一样方便?能否让老人来一场“想走就走”的出行?

  毕竟,许多老人今后的人生再难脱离爬楼机。有些老人坐上爬楼机,出了最后一趟门,再也没回来。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