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申城“海绵城市”打造首个样板工程
 
2018-4-16 11:45:34

上海正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临港新城区域 /市政总院供图

  暴雨来临,不仅地面积水不复存在,雨水吸纳再利用,可用于小区绿化浇灌,还可输入景观水域扮美环境;同时,楼宇屋顶改建之后,既可收集雨水,还彻底解决了屋面常年漏水问题。这样的“海绵城市”试点“样板”工程已在沪上首次建成,它就是浦东临港家园海绵绿化休闲广场及相关区域。

  下雨时蓄水,需要时释放

  据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王恒栋介绍,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出去并加以利用”。而沪上“海绵城市”试点的承载区就是临港地区。

  位于浦东新区古棕路的临港家园社区绿化休闲广场及临港家园服务站,被列入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如今已经成为具有“海绵城市”特色的供周边居民活动的小型公园。

  改造前,这里景观单调、铺装破损、活动设施老旧,场地内的社区服务站也一直存在屋顶漏水严重等问题。经过市政总院建设者的精心雕琢、着力打造,面貌已焕然一新,成为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区项目的示范标杆,不仅顺利通过住建部专家的现场考核,而且树立了实实在在的百姓口碑。

  经过改造后,这里的绿化面积达到1.30公顷,占总面积66%,能够消纳本地块内158立方米的雨水径流量,还存有190立方米的余量。为充分发挥绿地的“海绵”功能,通过利用现有绿地建设表流人工湿地,将收集的周边市政道路的雨水径流净化,达到水质要求后回用作为景观设施用水,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倡导的“渗”“蓄”、“滞”、“净”、“用”、“排”六字方针。

  “我们还设置了暴雨时及非暴雨时期的不同运行模式。雨天时,场地内的雨水汇入表流湿地,进行水质处理,处理达标的水进入景观倒影池中用于景观水景展示; 暴雨时,雨水被纳入专用管道,然后排入基地外的市政雨水管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集中绿化的有效利用,还增强了地块的景观效果。”项目负责人刘经理表示。

  新建了透水环形跑道

  建设者在绿化休闲广场选用了“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雨水花园”的工艺组合,对广场硬质铺装径流雨水进行消纳。雨水首先通过透水铺装充分下渗,超标的雨水形成径流,被导入雨水花园消纳。通过建设绿色屋顶,对雨水吸纳消化,彻底解决屋面常年漏水。此外,新建的透水环形跑道,让周边居民的运动健身有了保障; 围绕人工湿地进行全面的景观打造,不仅实现了集中绿化的充分利用,还给周边居民的休憩和娱乐增添了更多风景。

  建设者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和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多,需要统筹城市规划、建筑、园林、道路、水务等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共同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削减径流量、控制污染,提高城市排水防涝的能力。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