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沪男子购18瓶酒后发现是假酒 又买24瓶上诉获赔
 
2018-3-9 21:34:07

  首次购买酒水发现异常后,郑岩又去该专卖店买了数瓶同款酒水。

  后经鉴定,专卖店销售的该白酒为假冒品。郑岩遂将酒水专卖店告上法庭,要求退还货款,并赔偿货款三倍的赔偿金。近日,上海市宝山区法院审理了此案,判决支持了郑岩的诉请。

  据法院透露,2016年12月9日,郑岩在宝山区某酒水专卖店花费5400元购买了18瓶江苏省某知名品牌白酒。回到家后,郑岩发现这18瓶白酒外包装上的商标和手感都与自己以往购买的不同,他怀疑该酒水专卖店卖的是假货。

  四天后,郑岩再次到该酒水专卖店购买了24瓶同款白酒,并向宝山区酒类专卖管理局进行举报。宝山区酒类专卖管理局接到举报后,委托生产该白酒的江苏省某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对郑岩购买的白酒进行鉴定。

  经鉴定,郑岩购买的白酒确为该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某知名白酒的假冒品。

  2017年2月,郑岩将该酒水专卖店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货款12600元并赔偿37800元,同时向法院提交了pos机刷卡回执单、购物收据、购买白酒时的照片、产品鉴定报告等作为证据。酒水专卖店经法院合法传唤后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作答辩。

  宝山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酒水专卖店以假充真向郑岩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白酒,可以认定被告酒水专卖店的行为构成欺诈,郑岩的请求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遂予以支持。

  法官认为,本案中,如果说郑岩第一次至酒水专卖店购买白酒是自用,那么其第二次购买同款白酒的行为,单纯从数量上看就已超出了自用的可能,而后来经法院查明,郑岩在购买这些白酒后并未食用,而是用于投诉、举报和索赔,这是典型的“知假买假”。

  对于“知假买假”行为如何处理,“知假买假者”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的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

  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意味着,在食品、药品领域,消费者即使明知商品为假冒伪劣仍然购买,并以此诉讼索赔时,人民法院不能以其知假买假为由不予支持。而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目的就是对食品药品领域的制假售假现象形成高压态势,调动消费者的力量参与对食品药品领域制假售假现象的遏制和打击。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