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只只汤团品出元宵味儿 上海街头巷尾节日气氛浓郁
 
2018-3-2 10:10:58

  

  昨天,宝山非遗美食集中亮相,受到欢迎。市民饶有兴致地品尝宝山汤团。本报记者蒋迪雯摄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正月十五到了,又是一年元宵节。吃汤团、看灯彩、猜灯谜,上海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元宵看灯去处多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夜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在上海,元宵看灯去处颇多,一盏盏精巧的灯彩,将古老习俗延续至今。

  豫园灯会受欢迎,除了近40组大型灯组外,元宵三天的巡街表演尤为精彩。巡街队伍由一对可爱金狗鸣锣开道,身后跟随着国家级非遗川剧变脸,以及技艺高超的杂技、武术表演,队伍中还有讨喜的《鸿运当头》舞蹈。队伍的最后是福禄寿三星。

  今年,在闵行莘城中央公园举办的莘庄灯会将延长至3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灯会将现代元素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分为“元宵灯会”“文化传承”“民艺表演”“汤圆联展”4大板块。除了赏灯,现场还有舞龙、小丑互动、歌舞等精彩表演。今天18时45分,莘城公园的清水平台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

  “十三上灯十八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北新泾,自古就有上塔灯的祈福仪式。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要竖起高高的灯塔,祝愿赶考的秀才登科晋第,也祝愿生意人蒸蒸日上。上灯这天要吃汤圆,象征“圆圆满满”,正月十八晚上落灯时要吃面条,象征“顺顺畅畅”。

  在杨浦四平社区苏家屯路、抚顺路,一年一度的元宵行街会今天登场。自上世纪20年代起,杨浦地区的居民就将原流行于苏北的“唱凤凰”“送麒麟”“踩高跷”等新年风俗,与上海的庙会活动相融合,并固定于元宵节进行。

  汤团的秘诀在于用料

  过元宵节必吃的一种食物,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之为“汤团”。元宵节吃汤团,取团圆之意。

  昨天,“宝山味道”主题展览暨“品出团圆味儿”元宵品鉴活动在大隐精舍举办。现场展出宝山汤团、罗店鱼圆、四喜风糕、上海黄酱、鞋底年糕、红烧鮰鱼等六种宝山美食。观众不仅能试吃来自宝山的特色美食,还能亲自动手体验包汤团、做鱼圆的乐趣。“宝山汤团最大的特点是全部使用宝山当地所产的食材,包括糯米、枣泥、豆沙。”现场,传承人金惠丽边包汤团边介绍,“宝山汤团分两种,尖头的是甜汤团,圆汤团是咸的,里面可以包萝卜丝、荠菜等。”品尝了汤团的李阿姨说:“手工汤团味道、口感最好,很有小时候的味道。”

  豫园商城里的百年汤团老店,也为元宵节做好了准备。店家介绍,汤团的秘诀在于用料,好吃的汤团要做到洁白圆润,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每逢元宵节,店内的师傅凌晨二三时就到岗了,“元宵3天可以卖出28万只汤团。”

  传统市集闹佳节

  除了赏花灯、吃汤团,还有更热闹的元宵市集静候来客。

  明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举办“海上年俗之元宵市集”。一楼舞台将展演一场穿越时空的唐制婚典,舞台演绎结合汉服、民俗、乐舞、皮影、说唱等内容,将传统婚俗礼仪娓娓道来。此外,现场的手工青年匠人原创市集,聚集了传统非遗艺术和当代流行手工艺,含皮影、年画、剪纸、中国结艺、草木染、糖人、棕编、布艺、唐菓子、勾花、紫砂、茶艺等多个品类。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