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马兰头大王”今天开工,马兰头馅浦东圆子元宵上餐桌
 
2018-2-25 12:29:13

 元宵将至。今天,位于浦东书院镇余姚村的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乔占家庭农场”内人声鼎沸起来,歇了一个假期的七八个村民回到这里,切拌马兰头的、焯水拧干马兰头的、和皮子的、包圆子的……各司其职,手指如飞,一只只比乒乓球还要略大一点、头上尖尖的浦东圆子很快就摆满了一张案桌。

  

  图说:村民手指如飞,一只只比乒乓球还要略大一点、头上尖尖的浦东圆子纷纷成型。杨清悦摄

  余姚村是长三角“马兰头之乡”,所以,与浦东其他地区的浦东圆子不同,这里的浦东圆子就地取材,用的是拌有松子、豆干的马兰头馅。元宵节期间,将有6000只马兰头馅的浦东圆子带着泥土的芬芳,让春天的滋味飘香市民的节日餐桌。

  马兰头,是江南人爱吃的春季时令野菜,在农村郊野更是随处可见,不过,如今余姚村的马兰头已变得“娇贵”起来,住进了温暖的大棚,一年四季都能上市。与野生马兰头相比,大棚种植的叶子更肥厚,口感更鲜嫩,所以很受市场欢迎。自从2000年余姚村村民乔文龙带动全村种植马兰头,如今,余姚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有1000亩马兰头田,产量占长三角地区总产量的80%,乔文龙和乔占父子俩成立的“乔占家庭农场”更是其中响当当的“马兰头大王”。

  去年清明,乔占把马兰头打进王家沙,制作出几十万只马兰头馅的青团。青团下市后,他又有了新点子,组织村民们制作马兰头馅圆子。

  浦东本地人都知道浦东圆子,过年期间,许多本地人不吃汤圆,要吃本地圆子。一字之差,圆子与汤圆有很大区别。一来,其皮子是用糯米粉和粥混合而成,更有韧劲,包好后小火油煎,满屋飘香。二来,圆子个头特别大,超过乒乓球,一顿饭吃上三五个几乎就饱了,所以又称“浦东大圆子”,一个“大”字尽显人情味。正在包圆子的老阿婆就对记者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就是要大,农村虽然不富裕,但‘大’就是我们的待客之道。”

  从去年四五月份至今,“乔占家庭农场”已经卖出了10余万只马兰头馅浦东圆子。其中,大部分是朋友口口相传,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乔占购买,通过冷链物流快递上门,也有少数迫不及待尝鲜的市区人直接开车找到书院镇。粗略算算,一只圆子的重量是50克,近一年来,这些浦东圆子已经“吃”掉了一两吨糯米粉、两三吨粥和七八吨马兰头。

  冬天是大家最喜欢吃圆子的季节,春节前,乔占和村民们一直忙到2月上旬才收工,今天又开工了。从微信上“飞”来的新年第一批订单总计有6000只圆子,七八个村民要忙活三天才能做完,从今天下午开始,这些圆子就要现做现销,陆续走上快递路,把清香的郊野年味传遍上海四处。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