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残酷戏剧《大刑伺候》让“沪漂”一族百感交集
 
2018-1-18 16:24:13

图说:《大刑伺候》演出一场景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上海不是海,可我却快要被淹死了……”当女主角米兔酒后吐真言,流露出平日里隐藏的艰辛和无助时,台下观众不禁回忆起各自生活中的艰难心酸,百感交集。昨晚的人民大舞台,《大刑伺候》搬上舞台的,正是异乡奋斗的“沪漂”一族切身体会的现实。

  《大刑伺候》的故事是一起简单常见的三角恋。黑背是校园“小霸王”,胡桑则是受到排挤的富家公子,两人都爱上了女同学米兔,米兔则选择了黑背。时移世易,当米兔跟随黑背来到大都市工作生活,却饱尝了漂泊的艰辛。此时成功人士胡桑伸出援手,并对米兔展开新一轮的追求,三角关系引发了种种冲突。故事的最后,黑背虽然获得了事业成功,却因为车祸不幸离世。

图说:《大刑伺候》演出一场景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剧名里的“刑”其实并非幻想中古代刑法的搞笑噱头,而是现实加诸于人生的种种痛苦无奈。当故事结束, 一首《上天的孩子》响起,阴阳相隔的黑背抱住米兔,胡桑掏出让他单恋米兔18年的棒棒糖……一切纷争烟消云散,只剩青春的辛辣余味。

  帷幕拉下,身为“沪漂”的观众张媛含泪感慨:“来这座城市后,我也哭过、累过、碰壁过,就算结局不尽如人意,但凭那份怀揣梦想、敢爱敢恨的经历,我想每个‘沪漂’都不曾后悔。”

  看似一则青春爱情故事,导演李欣磬却将该剧定义为“残酷戏剧”,看完后方能领略定义精准。《大刑伺候》的残酷,来自它分外扎心的现实感。台下坐着的观众,有谁小学时不曾像米兔一样踏着月光的影子蹦跳奔跑着回家?有谁不曾在中学时代,跟胡桑一样唱着中二、叛逆却自认为“酷毙了”的饶舌?有谁没在大学毕业时面临与恋人天各一方还是为爱痴狂的抉择?又有谁没有过黑背一般,在碰壁之时偷偷幻想对假想敌“大刑伺候”以求精神抚慰?受房东压迫、与逼婚父母周旋、和老同学较劲……剧中每个情节都十分朴素,却一桩一件恰是普通“沪漂”感同身受的人生命题。年轻的演员们演的是自己,台下的看客们看的亦是自己。

图说:《大刑伺候》演出一场景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这样感同身受,另外也要归功于“沪版”的改编。4年前,《大刑伺候》给北京观众讲述他们的“北漂”故事;4年后,剧组来上海,给申城打拼的人们讲述“沪漂”故事。一句“上海不是海”贯穿了异乡追梦的始终,来沪前的这句话是憧憬,来沪后则是沉甸甸的生活压力。这句台词,生生捅进了观众心底,叫人五味杂陈。黑背和米兔遇到的坏房东,也从脸红脖子粗的北京大爷,换成了斤斤计较不饶人的上海“爷叔”,让本地观众看得牙尖痒痒,恨不能大呼“这就是我那个坏房东”。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