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东明路街道“家门口”服务站 来源/东明路街道
“以前来办事,小王不在我们要明天再来,现在随时来都有人解决问题”,说起街道新建成的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根据浦东新区 2017 年完成 50%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建设的要求,东明路街道本着综合统筹、系统集成的思路,以“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为目标,在 19 个居民区先行建起了“家门口”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居委会变身“家门口”服务站,需要大量服务资源,街道梳理了“3 张清单”——自下而上听取居民服务意愿,形成“需求清单”;自上而下梳理部门下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上下互动对接资源和需求,形成“服务清单”。目前,确定为居民提供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等 7 大类 100 多项共性服务项目清单。
硬件上,在“家门口”服务站设立醒目立牌、全岗通接待台,改变“一人一座一电脑”办公模式,使社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居民区,了解社情民意。整个“家门口”服务站的设计避免重展示轻功能、避免有管理无痕迹,以更公开透明、开放共享的服务空间面向居民群众。
软件上,设立首问责任制、指定责任制、兜底责任制、错事制及延时制。为实现社区工作者“一专多能、全岗都通”, 队伍建设办结合街道“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于 10 月份对全体居民区书记、社工及后备干部分三批开展“全岗通”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从“家门口”七大服务体系着手,涵盖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司法调解、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网格化综合管理等各个方面,又结合“全岗通”工作特点,增加接待礼仪等课程。促使社工在条线整合中成为“服务通”、在日常培养中成为“政策通”,在居民自治中成为“社情通”,在工作实践中成为“治理通”。
目前,凌二、凌三、凌六、凌九、凌十一、凌十二、凌十四、凌十五、金光、三林苑、红枫、新二、金桂、棕榈、金禾、樱桃苑、金谊河畔、金色雅筑、湾流域19个居民区的“家门口”服务站已初步建成投入使用,通过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一体”实现工作全覆盖,凝聚人心,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是 2017年东明路街道重点推进落实的工作,既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沉、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2018 年,街道不仅要实现 37个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全覆盖,还将建成1-2个“家门口”服务园,并联合专业社会组织,共同搭建线上线下互融共通的一站式社区服务共享平台,升级“宜居东明”公众号,兼顾不同小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立体服务。每个居民区服务站将标配电子信息化触摸屏,及时推送和发布服务信息,推动“家门口”服务延伸到“屏幕前”,真正把服务送到越来越多的群众身边。 |